上日夕专与宦官同处,议天下事,待外臣殊疏薄。庚午,左拾遗孟昭图上疏,以为:“治安之代,遐迩犹应同心;多难之时,中外尤当一体。去冬车驾西幸,不告南司,遂使宰相、仆射以下悉为贼所屠,独北司平善。况今朝臣至者,皆冒死崎岖,远奉君亲,所宜自兹同休等戚。伏见前夕黄头军作乱,陛下独与令孜、敬瑄及诸内臣闭城登楼,并不召王鐸已下及收朝臣入城。翌日,又不对宰相,亦不宣慰朝臣。臣备位谏官,至今未知圣躬安否,况疏冗乎!傥群臣不顾君上,罪固当诛;若陛下不恤群臣,于义安在!夫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北司之天下;天子者,四海九州之天子,非北司之天子。北司未必尽可信,南司未必尽无用。岂天子与宰相了无关涉,朝臣皆若路人!如此,恐收复之期,尚劳宸虑,尸禄之士,得以宴安。臣躬被宠荣,职在裨益,虽遂事不谏,而来者可追。”疏入,令孜屏不奏。辛未,矫诏贬昭图嘉州司户,遣人沉于蟆颐津,闻者气塞而莫敢言。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四 · 唐纪七十
上日夕专与宦官同处,议天下事,待外臣殊疏薄。庚午,左拾遗孟昭图上疏,以为:“治安之代,遐迩犹应同心;多难之时,中外尤当一体。去冬车驾西幸,不告南司,遂使宰相、仆射以下悉为贼所屠,独北司平善。况今朝臣至者,皆冒死崎岖,远奉君亲,所宜自兹同休等戚。伏见前夕黄头军作乱,陛下独与令孜、敬瑄及诸内臣闭城登楼,并不召王鐸已下及收朝臣入城。翌日,又不对宰相,亦不宣慰朝臣。臣备位谏官,至今未知圣躬安否,况疏冗乎!傥群臣不顾君上,罪固当诛;若陛下不恤群臣,于义安在!夫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北司之天下;天子者,四海九州之天子,非北司之天子。北司未必尽可信,南司未必尽无用。岂天子与宰相了无关涉,朝臣皆若路人!如此,恐收复之期,尚劳宸虑,尸禄之士,得以宴安。臣躬被宠荣,职在裨益,虽遂事不谏,而来者可追。”疏入,令孜屏不奏。辛未,矫诏贬昭图嘉州司户,遣人沉于蟆颐津,闻者气塞而莫敢言。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四 · 唐纪七十
皇帝整天都和宦官混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对待大臣们非常疏远。庚午日,左拾遗孟昭图上疏,认为:“安定的时期,全国各地都应该团结一心;多难的时刻,朝廷内外应该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去年冬天,皇帝的车驾西行,却没有告诉南方的官员,结果导致宰相、百官都被叛军杀害,只有北司平安无事。现在朝中的大臣们纷纷到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里,我们应该和他们共享欢乐与忧虑。我听说前一天晚上黄头军叛乱,但皇帝您却单独和令孜、敬瑄以及诸位宦官闭门登高,没有召见王铎等人,也没有召集大臣们入城商议。第二天早晨,皇帝又没有和大臣们见面,也没有向大臣们解释安抚。作为朝廷的谏官,我至今都不知道皇帝您的身体如何,更何况我是疏漏的人呢!如果群臣都不关心您,那么您的罪恶确实应该被处死;但如果陛下不关心群臣,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天下本来是高祖、太宗的天下,而不是北司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