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所署同州防御使硃温屡请益兵以扞河中,知右军事孟楷抑之,不报。温见巢兵势日蹙,知其将亡,亲将胡真、谢瞳劝温归国。九月,丙戌,温杀其监军严实,举州降王重荣。温以舅事重荣,王鐸承制以温为同华节度使,使瞳奉表诣行在。瞳,福州人也。李详以重荣待温厚,亦欲归之,为监军所告。黄巢杀之,以其弟思鄴为华州刺史。
桂州军乱,逐节度使张从训,以前容管经略使崔焯为岭南西道节度使。
平卢大将王敬武逐节度使安师儒,自为留后。
初,朝廷以庞勋降将汤群为岚州刺史,群潜通沙陀,朝廷疑之,徙群怀州刺史,郑从谠遣使赍告身授之。冬,十月,庚子朔,群杀使者,据城叛,附于沙陀。壬寅,从谠遣马步都虞候张彦球将兵讨之。
贼帅韩秀升、屈行从起兵,断峡江路。癸丑,陈敬瑄遣押牙庄梦蝶将二千人讨之,又遣押牙胡弘略将千人继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
黄巢所署同州防御使朱温屡请益兵以扞河中,知右军事孟楷抑之,不报。温见巢兵势日蹙,知其将亡,亲将胡真、谢瞳劝温归国。九月,丙戌,温杀其监军严实,举州降王重荣。温以舅事重荣,王鐸承制以温为同华节度使,使瞳奉表诣行在。瞳,福州人也。李详以重荣待温厚,亦欲归之,为监军所告。黄巢杀之,以其弟思鄴为华州刺史。
桂州军乱,逐节度使张从训,以前容管经略使崔焯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平卢大将王敬武逐节度使安师儒,自为留后。初,朝廷以庞勋降将汤群为岚州刺史,群潜通沙陀,朝廷疑之,徙群怀州刺史,郑从谠遣使赍告身授之。冬,十月,庚子朔,群杀使者,据城叛,附于沙陀。壬寅,从谠遣马步都虞候张彦球将兵讨之。贼帅韩秀升、屈行从起兵,断峡江路。癸丑,陈敬瑄遣押牙庄梦蝶将二千人讨之,又遣押牙胡弘略将千人继之。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历史事件。黄巢是唐代农民起义的首领,他在乾符年间发动了对唐朝统治阶级的大规模反抗。诗中提到朱温,他是当时同州防御使的长官,他多次请求增兵来抵御黄巢的进攻,但没有得到回应。当看到黄巢军队日渐衰弱时,他亲自率军投降。这一行为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王重荣、崔焯和陈敬瑄等人在对抗黄巢起义中的不同态度和行动。这些人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场动荡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诗中还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决策和文化背景。例如,王铎被朝廷任命为黄巢的同华节度使,这可能是出于稳定局势的考虑;而李详则因为受到黄巢信任而被处死,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诚和背叛的看法。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军事行动和战术策略,如韩秀升和屈行从的叛乱以及陈敬瑄派遣军队进行讨伐等。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巢起义的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展现了唐朝末年的混乱和政治斗争。它不仅是了解这段历史的窗口,也是理解当时社会状况和价值观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