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儒焚掠苏、常,引兵逼宣州,钱镠复遣兵据苏州。儒屡破杨行密之兵,旌旗辎重亘百馀里。行密求救于钱镠,镠以兵食助之。
以顾彦晖为东川节度使,遣中使宋道弼赐旌节。杨守亮使杨守厚囚道弼,夺其旌节,发兵攻梓州。癸卯,彦晖求救于王建;甲辰,建遣其将华洪、李简、王宗侃、王宗弼救东川。建密谓诸将曰:“尔等破贼,彦晖必犒师,汝曹于行营报宴,因而执之,无烦再举。”宗侃破守厚七砦,守厚走归绵州。彦晖具犒礼,诸将报宴,宗弼以建谋告之,彦晖乃以疾辞。
初,李茂贞养子继臻据金州,均州刺史冯行袭攻下之,诏以行袭为昭信防御使,治金州。杨守亮欲自金、商袭京师,行袭逆击,大破之。
是岁,赐泾原军号曰彰义,增领渭、武二州。福建观察使陈岩疾病,遣使以书召泉州刺史王潮,欲授以军政,未至而岩卒。岩妻弟都将范晖讽将士推己为留后,发兵拒潮。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五十八 · 唐纪七十四

孙儒焚掠苏、常,引兵逼宣州,钱镠复遣兵据苏州。儒屡破杨行密之兵,旌旗辎重亘百馀里。行密求救于钱镠,镠以兵食助之。

译文:唐朝时期,孙儒在苏、常两地大肆掠夺并进攻宣州,这时钱镠又派遣军队占据了苏州。孙儒的军队屡次击败杨行密的部队,旌旗和辎重的行列长达百余里。杨行密向钱镠求救,钱镠出兵援助他。

注释:资治通鉴是宋朝时期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孙儒焚掠苏、常指的是孙儒在苏、常两地大肆抢劫和焚烧财物。引兵逼宣州是指孙儒率领军队逼近宣州地区。钱镠复遣兵据苏州指钱镠再次派遣军队占据了苏州。屡破杨行密之兵表明孙儒在对抗杨行密的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旌旗辎重亘百馀里表示孙儒军队的规模庞大,行军时旌旗与辎重的行列连绵不断,长达百余里。行密求救于钱镠指杨行密向唐朝的另一位将领钱镠求救。以兵食助之意味着钱镠提供兵力和粮食来援助杨行密。

赏析:此诗反映了唐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的势力逐渐壮大,以及地方官员和军阀之间的争斗。通过描述孙儒和杨行密的战争场景,展现了那个时代战争的激烈和混乱。同时,也反映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割据力量的控制能力逐渐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开始抬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