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瑄遣其将贺瑰、柳存及河东将何怀宝将兵万馀人袭曹州,以解兗州之围。瑰,濮阳人也。丁卯,全忠自中都引兵夜追之,比明,至巨野南,及之,屠杀殆尽,生擒瑰存、怀宝,俘士卒三千馀人,是日晡后,大风沙尘晦冥,全忠曰:“此杀人未足耳!”下令所得之俘尽杀之。庚午,缚瑰等徇于兗州城下,谓硃瑾曰:“卿兄已败,何不早降!”
丁丑,雅州刺史王宗侃攻拨利州,执刺史李继颙,斩之。
硃瑾伪遣使请降于硃全忠,全忠自就延寿门下与瑾语。瑾曰:“欲送符印,愿使兄琼来领之。”辛巳,全忠使琼往,瑾立马桥上,伏骁果董怀进于桥下,琼至,怀进突出,擒之以入,须臾,掷首城外。全忠乃引兵还,以琼弟玭为齐州防御使,杀柳存、何怀宝;闻贺瑰名,释而用之。
李克用旋军渭北。
资治通鉴(二百六十六·唐纪七十六)
朱瑄派遣其将领贺瑰、柳存及何怀宝,率领一万多名士兵,企图解兖州之围。全忠夜袭巨野南,屠戮殆尽,生擒贺瑰、柳存、何怀宝。
一、背景与起因
2023年11月,朱瑾在兖州受到重围,处境危急。他意识到如果继续坚守,将无计可施。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采取一种大胆的策略:派遣手下将领贺瑰、柳存和何怀宝,带领一万多名士兵,突袭曹州,希望能解兖州的围困。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朱瑾的决断力,也暴露了他缺乏战略眼光的一面。
二、行动经过
朱全忠的迅速响应:得知朱瑾的袭击计划后,朱全忠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亲自带领部队,从中都出发,日夜兼程,仅用一天就到达了巨野南,并成功击败了朱瑾的军队。这次快速的行动展示了朱全忠的军事才能和高效的指挥能力。
朱瑾的失败与被捕:朱全忠的行动非常果断,他在比明时到达战场,立即发起进攻。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全忠几乎将朱瑾的军队屠杀殆尽,同时生擒了贺瑰、柳存和何怀宝三人。这一战果表明了全忠在军事上的优势和压倒性的实力。
朱全忠的残忍行为:尽管取得了胜利,朱全忠在战后的处理方式上却显得极为残忍。他在比日晡后下令将所有俘虏尽数杀戮,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残酷,也反映出当时军队中的暴力氛围。这种做法虽然暂时解除了敌军的威胁,但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恐惧。
朱全忠的胜利宣言:全忠的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他下令将捕获的贺瑰等人绑在城墙下示众,并向朱瑾宣布:“你的哥哥已经战败,何不早点投降!”这句话不仅是对朱瑾的一种羞辱,更是对其他可能投降者的震慑。
三、结果与影响
朱瑾的投降:面对如此残酷的命运,朱瑾选择了投降。全忠以全忠的弟弟朱璟为齐州防御使的身份接受了朱瑾的投降,并将朱瑾的部将李克用杀害,这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朱全忠在山东的统治地位。
地方秩序的重建:此次事件之后,朱全忠通过武力和政治手段,有效地恢复了兖州的控制权,并为他的扩张政策打下了基础。他不仅统一了山东,还试图进一步控制整个中原地区,确立了自己在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此次事件是一次典型的军事行动,它不仅展示了朱全忠的军事才华和战术智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军队的残暴一面。朱全忠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武力,更在于他对策略的运用和对时机的把握。然而,这种统治方式最终未能带来长久的稳定和繁荣,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