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甲辰,遣殿中侍御史崔构、供奉官郭遵诲诣硃全忠营。丙午,李茂贞亦遣牙将郭启期往议和解。
平卢节度使王师范,颇好学,以忠义自许,为治有声迹。硃全忠围凤翔,韩全诲以诏书征籓镇兵入援乘舆,师范见之,泣下沾衿,曰:“吾属为帝室籓屏,岂得坐视天子困辱如此。各拥强兵,但自卫乎!”会张浚自长水亦遗之书,劝举义兵。师范曰:“张公言正会吾意,夫复何疑!虽力不足,当死生以之。”时关东兵多从全忠在凤翔,师范分遣诸将诈为贡献及商贩,包束兵仗,载以小车,入汴、徐、兗、郓、齐、沂、河南、孟、滑、河中、陕、虢、华等州,期以同日俱发,讨全忠。适诸州者多事泄被擒,独行军司马刘鄩取兗州。时泰宁节度使葛从周悉将其屯邢州,鄩先遣人为贩油者入城,诇其虚实及兵所从入。丙午,鄩将精兵五百夜自水窦入,比明,军城悉定,市人皆不知。鄩据府舍,拜从周母,每旦省竭;待其妻子,甚有恩礼;子弟职掌、供亿如故。
【诗句】:春,正月,甲辰,遣殿中侍御史崔构、供奉官郭遵诲诣朱全忠营。丙午,李茂贞亦遣牙将郭启期往议和解。
【译文】:春天,正月,甲辰日,朝廷派遣殿中侍御史崔构、供奉官郭遵诲前往朱全忠的营地。丙午日,李茂贞也派牙将郭启期去商议和解。
【注释】: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三 · 唐纪七十九 —— 这首诗记录了唐僖宗时期的政治斗争。在诗中,提到了两位重要的人物:李茂贞和王师范(即王建)。李茂贞是唐朝末年的藩镇之一,他派遣使者郭启期与朱全忠进行谈判,希望和解;而王师范则是一位有学识的藩镇节度使,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忠诚和道义,为皇帝和国家尽力。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末年的政治局势。朱全忠(即朱温)控制了朝廷的大部分地区,而其他藩镇则试图通过联合力量来抵抗朱全忠的威胁。诗中所提到的李茂贞和王师范,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力量和派别。李茂贞试图通过谈判来化解冲突,而王师范则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决心。这首诗通过对这两位人物的描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性。同时,它也反映了唐朝末年的政治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