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青州牙将张居厚帅壮士二百将小车至华州东城,知州事娄敬思疑其有异,剖视之。其徒大呼,杀敬思,攻西城。崔胤在华州,帅众拒之,不克,走至商州,追获之。
全忠留节度判官裴迪守大梁,师范遣走卒赍书至大梁,迪问以东方事,走卒色动。迪察其有变,屏人问之,走卒具以实告。迪不暇白全忠,亟请马步都指挥使硃友宁将兵万馀人东巡兗、郓。友宁召葛从周于邢州,共攻师范。全忠闻变,亦分兵先归,使友宁并将之。
戊申,李茂贞独见上,中尉韩全诲、张彦弘、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皆不得对。茂贞请诛全诲等,与硃全忠和解,奉车驾还京。上喜,即遣内养帅凤翔卒四十人收全诲等,斩之。以御食使弟五可范为左军中尉,宣徽南院使仇承坦为右军中尉,王知古为上院枢密使,杨虔朗为下院枢密使。是夕,又斩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及内诸司使韦处廷等十六人。己酉,遣韩偓及赵国夫人诣全忠营,又遣使囊全诲等二十馀人首以示全忠,曰:“曏来胁留车驾,惧罪离间,不欲协和,皆此曹也。今朕与茂贞决意诛之,卿可晓谕诸军,以豁众愤。”辛亥,全忠遣观察判官李振奉表入谢。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九
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重要篇章
- 青州变故
- 张居厚率壮士突袭华州东城,引发紧张局势
- 娄敬思疑其异动
- 剖视壮士尸体揭示真相
- 崔胤在华州抵御外敌
- 朱全忠战略调整
- 裴迪留守大梁
- 朱友宁东巡兖、郓以应对危机
- 政治动荡与内斗
- 李茂贞单独觐见皇帝
- 韩全诲等宦官被诛杀
- 昭宗与李茂贞和解
- 朝政改革与权力平衡
- 御食使弟五可范晋升为左中尉
- 宣徽南院使仇承坦升任右中尉
- 王知古成为上院枢密使
- 军事镇压与内部清洗
- 李继筠等十六人被杀
- 李茂贞坚决诛除宦官势力
- 昭宗的决策与态度转变
- 昭宗对李茂贞表示支持
- 昭宗与茂贞决意共同对抗宦官势力
- 朝廷内部的复杂关系
- 朱全忠派遣朱友宁支援
- 昭宗与李茂贞的相互依赖与博弈
- 社会背景与历史影响
- 唐朝末年的政治与社会环境
- 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