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昭阳大渊献二月,尽阏逢困敦闰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
二月,壬申朔,诏:“比在凤翔府所除官,一切停。”时宦官尽死,淮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
甲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陆扆责授沂王傅、分司。车驾还京师,赐诸道诏书,独凤翔无之。扆曰:“茂贞罪虽大,然朝廷未与之绝,今独无诏书,示人不广。”崔胤怒,奏贬之。宫人宋柔等十一人皆韩全诲所献,及僧、道士与宦官亲厚者二十馀人,并送京兆杖杀。
上谓韩偓曰:“崔胤虽尽忠,然比卿颇用机数。”对曰:“凡为天下者,万国皆属之耳目,安可以机数欺之!莫若推诚直致,虽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馀也。”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六十四 · 唐纪八十
起昭阳大渊献二月,尽阏逢困敦闰月,凡一年有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公元九零三年)
二月,壬申朔,诏:“比在凤翔府所除官,一切停。”时宦官尽死,淮河东监军张承业、幽州监军张居翰、清海监军程匡柔、西川监军鱼全禋及致仕严遵美,为李克用、刘仁恭、杨行密、王建所匿得全,斩他囚以应诏。
甲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陆扆责授沂王傅、分司。车驾还京师,赐诸道诏书,独凤翔无之。扆曰:“茂贞罪虽大,然朝廷未与之绝,今独无诏书,示人不广。”崔胤怒,奏贬之。宫人宋柔等十一人皆韩全诲所献,及僧、道士与宦官亲厚者二十馀人,并送京兆杖杀。
上谓韩偓曰:“崔胤虽尽忠,然比卿颇用机数。”对曰:“凡为天下者,万国皆属之耳目,安可以机数欺之!莫若推诚直致,虽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馀也。”
注释:
- 资治通鉴: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 唐纪八十:这是唐朝的年号,共八十位皇帝。
- 昭宗:即唐昭宗李晔,他是唐朝最后一位皇帝。
- 癸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年份之一。
- 壬申:指农历的壬申日,即二月十二日。
- 诏:皇帝的诏书。
- 凤翔府: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当时的一个重要政治中心。
-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官职名,负责辅助宰相处理政务。
- 车驾:古代帝王出行时的车队。
- 赐:颁发。
- 诏:皇帝的诏书。
- 茂贞:唐末军阀李茂贞的别称。
- 韩全诲:韩偓的父亲,曾任淮南节度使。
- 宫人:皇宫中的人。
- 宋柔等:指的是宫中的宫女。
- 韩偓:唐代后期的一位诗人,他的家族在唐朝末年开始衰落。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末年的政治动荡和朝政的腐败。从皇帝诏令的内容来看,当时朝廷对于凤翔府的官员任免有所争议,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朝廷决定暂时停止任命。同时,宦官势力的消亡也是一个重要的背景。此外,诗中提到了崔胤、陆扆等人的命运变化,以及他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