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使修好于王建。
六月,戊子朔,敕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等并所在赐自尽。
时全忠聚枢等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初,李振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疾搢绅之士,言于全忠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从之。
振每自汴至洛,朝廷必有窜逐者,时人谓之鸱枭。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全忠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木宜为车毂。”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须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
甲申,忠义节度使赵匡凝派遣使者向王建表示修好。
六月,戊子朔日,皇帝敕令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赵崇、王赞等在各自的地方被赐自尽。
当时全忠将裴枢等人及朝廷贬官的官员聚集在白马驿,一夜间全部杀害他们,把他们的尸体扔进黄河。起初,李振曾多次参加进士考试,但最终未能中第,因此他极度痛恨那些士大夫,对全忠说:“这些人常自称是清流,应该把他们的尸体投进黄河,使他们变成浊流!”全忠笑着同意了他的建议。
李振每次从汴京到洛阳时,朝廷必有人被放逐,当时的人称他为鸱枭。见他朝中的官员都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全忠曾与僚属和游客坐在大柳树下,全忠单独发言说:“这棵柳树适宜作为车毂。”众人没有应声。有几名游客站起来回应说:“这棵树适宜作为车毂。”全忠勃然大怒,厉声斥责道:“书生们喜欢随口玩弄别人,都是这种样子!”车毂必须用夹榆制作,柳木怎么能做车毂!回头看着左右侍臣说:“还有什么可等待的呢?”左右数十人揪住那些声称“这棵树适宜作为车毂”的人,全都杀了他们。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的一段记录,通过描绘赵匡凝的行为以及他对朝廷士大夫的态度,展现了一个宦官如何利用权力压迫士大夫的过程。诗中通过描述赵匡凝的行为,表达了对于士大夫群体的蔑视和轻蔑,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宦官专权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