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楚兵寇鄂州,淮南所署知州秦裴击破之。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党纪祥等弑王于寝室,诈云暴薨。
己卯,颢集将吏于府廷,夹道及庭中堂上皆列白刃,令诸将悉去卫从然后入。颢厉声问曰:“嗣王已薨,军府谁当主之?”三问,莫应,颢气色益怒。幕僚严可求前密启曰:“军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则恐太速。”颢曰:“何谓速也?”可求曰:“刘威、陶雅、李遇、李简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辅之,诸将孰敢不从!”颢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书一纸置袖中,麾同列诣使宅贺,众莫测其所为,既至,可求跪读之,乃太夫人史氏教也。大要言:“先王创业艰难,嗣王不幸早世,隆演次当立,诸将宜无负杨氏,善辅导之。”辞旨明切。颢气色皆沮,以其义正,不敢夺,遂奉威王弟隆演称淮南留后、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既罢,副都统硃瑾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远矣。”因以兄事之。
译文:
乙亥,楚兵进攻鄂州,淮南所任命的知州秦裴击破他们。
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和衷专制军政,弘农威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张颢派他的部下纪祥等人在寝室里杀害了王,诈称是暴薨。
己卯,张颢集合将领官吏到府衙大厅,道路和厅堂上都列着白刃,命令各将全部离开卫从然后入。张颢厉声问道:“嗣王已逝,军府由谁主持?”三问,没人回答,张颢的脸色更加怒气。幕僚严可求上前密启说:“军府至大,四境多虞,不是公主不可。然而今天恐怕太速了。”张颢说:“何谓速也?”可求说:“刘威、陶雅、李遇、李简都是先王的朋友,公现在自立,这些朋友肯为公下吗?不如立幼主辅佐他,诸将谁敢不从!”张颢默然良久。可求因此屏去左右,急写一纸放在袖中,麾同列到他宅贺,众人不知其所为,既至,可求跪读之,原来是太夫人史氏教的话。大意是:“先王创业艰难,嗣王不幸早世,隆演应当继位,诸将应无负杨氏,善于辅导它。”辞旨明确切当。张颢脸色都沮丧,因为其义正,不敢夺过,于是奉威王弟隆演称淮南留后、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既罢,副都统朱瑾到可求住所,说:“朱瑾年十六七即横戈跃马,冲犯大敌,未尝有畏慑,今日对颢,不觉流汗,公面折之如无人。于是知道朱瑾匹夫之勇不及你远矣。”因以兄事之。
赏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理解诗歌的内容是关键。这首诗主要叙述了淮南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政变。其中涉及到的人物有淮南左、右牙指挥使张颢和徐温;弘农威王;以及淮南的知州秦裴。诗中的主人公是弘农威王和他的弟弟隆演。
需要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效果。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思想是歌颂忠诚和正直的品质。通过对弘农威王和隆演的描述,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的赞扬。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性中的善恶两面性。
需要对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了,但富有力量感。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需要对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壮和激昂。通过对弘农威王和隆演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诚和正直品质的赞美和敬仰。同时,通过对政变过程的描绘,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性中的善恶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