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吴徐温母周氏卒,将吏致祭,为偶人,高数尺,衣以罗锦,温曰:“此皆出民力,奈何施于此而焚之,宜解以衣贫者。”未几,起复为内外马步军都军使,领润州观察使。
岐王屡求货于蜀,蜀主皆与之。又求巴、剑二州,蜀主曰:“吾奉茂贞,勤亦至矣;若与之地,是弃民也,宁多与之货。”乃复以丝、茶、布、帛七万遗之。
己亥,以刘继威为义昌节度使。
癸丑,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鄴贞庄王罗绍威卒。诏以其子周翰为天雄留后。
匡国节度使长乐忠敬王冯行袭疾笃,表请代者。许州牙兵二千,皆秦宗权馀党,帝深以为忧。六月,庚戌,命崇政院直学士李珽驰往视行袭病,曰:“善谕朕意,勿使乱我近镇。”珽至许州,谓将吏曰:“天子握百万兵,去此数舍耳;冯公忠纯,勿使上有所疑。汝曹赤心奉国,何忧不富贵!”由是众莫敢异议。行袭欲使人代受诏,珽曰:“东首加朝服,礼也。”乃即卧内宣诏,谓行袭曰:“公善自辅养,勿视事,此子孙之福也。”行袭泣谢,遂解两使印授珽,使代掌军府。帝闻之曰:“予固知珽能办事,冯族亦不亡矣。”庚辰,行袭卒。甲申,以李珽权知匡国留后,悉以行袭兵分隶诸校,冒冯姓者皆还宗。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五月,吴徐温母周氏卒:五月,吴国的徐温的母亲去世。
  • 将吏致祭,为偶人:将吏们为她举行祭祀,制作了高数尺的偶人。
  • 施于民而焚之:这些偶人被用来殉葬,但却是被烧掉的。
  • 宜解以衣贫者:应该解开来,给穷人穿。
  1. 译文展示
  • 五月,吴国徐温的母亲去世。
  • 将吏们为她举行祭祀,制作了高数尺的偶人。
  • 这些偶人被用来殉葬,却被烧掉了。
  • 应该解开来,给穷人穿。
  1. 关键词解释
  • 施于民而焚之:这里的“施”指的是给予,“焚”指的是焚烧。这句话表达了徐温母亲去世时,虽然有许多人参与了祭奠,但最终却用这种方法来对待她,显得非常不尊重和残忍。
  1.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痛的场景,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对于死亡和祭祀的态度。通过对比“施”与“焚”,诗人强调了这种行为的不合理性,以及对死者的不尊重。
  • 诗句中的情感表达强烈,通过对偶人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讽刺和批判的情绪。这种表达方式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显示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1. 背景补充
  •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编的一部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记录,它还通过详细的注释和分析,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讨论吴徐温母亲的葬礼时,《资治通鉴》详细解释了“施”与“焚”的不同含义和后果,展示了作者的历史洞察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背景补充,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对一个悲伤事件的简单描述,而是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社会评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