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疑赵王镕贰于晋,且欲因鄴王绍威卒除移镇、定。会燕王守光发兵屯涞水,欲侵定州,上遣供奉官杜廷隐、丁延徽临魏博兵三千分屯深、冀,声言恐燕兵南寇,助赵守御。又云分兵就食。赵将石公立戍深州,白赵王镕,请拒之。镕遽命开门,移公立于外以避之。公立出门指城而泣曰:“硃氏灭唐社稷,三尺童子知其为人。而我王犹恃姻好,以长者期之,此所谓开门揖盗者也。惜乎,此城之人今为虏矣!”
梁人有亡奔真定,以其谋告镕者,镕大惧,又不敢先自绝;但遣使诣洛阳,诉称“燕兵已还,与定州讲和如故,深、冀民见魏博兵入,奔走惊骇,乞召兵还。”上遣使诣真定慰谕之。未几,廷隐等闭门尽杀赵戍兵,乘城拒守。镕始命石公立攻之,不克,乃遣使求援于燕、晋。镕使者至晋阳,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使者亦至,欲共推晋王为盟主,合兵攻梁。晋王会将佐谋之,皆曰:“镕久臣硃温,岁输重赂,结以婚姻,其交深矣,此必诈也,宜徐观之。”王曰:“彼亦择利害而为之耳。王氏在唐世犹或臣或叛,况肯终为硃氏之臣乎?彼硃温之女何如寿安公主!今救死不赡,何顾婚姻!我若疑而不救,正堕硃氏计中。宜趣发兵赴之,晋、赵叶力,破梁必矣。”乃发兵,遣周德威将之,出井陉,屯赵州。镕使者至幽州,燕王守光方猎,幕僚孙鹤驰诣野谓守光曰:“赵人来乞师,此天欲成王之功业也。”守光曰:“何故?”对曰:“比常患其与硃温胶固。温之志非尽吞河朔不已,今彼自为仇敌,王若与之并力破梁,则镇、定皆敛衤任而朝燕矣。王不早出师,但恐晋人先我矣。”守光曰:“王镕数负约,今使之与梁自相弊,吾可以坐承其利,又何救焉!”赵使者交错于路,守光竟不为出兵。自是镇、定复称唐天祐年号,复以武顺为成德军。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后梁纪二
上疑赵王镕贰于晋,且欲因鄴王绍威卒除移镇、定。
翻译: 庄宗怀疑赵王王熔有意向其他势力靠拢,并企图借助邺王朱绍威的力量最终消灭移镇和定州。
会燕王守光发兵屯涞水,欲侵定州,上遣供奉官杜廷隐、丁延徽临魏博兵三千分屯深、冀,声言恐燕兵南寇,助赵守御。
注释: 当燕王刘守光派兵驻扎在涞水,并计划侵犯定州时,唐庄宗命令供奉官杜廷隐和丁延徽带领魏博军队三千人分别驻扎在深州和冀州,声称担心燕军南下,因此向赵王王熔提供军事援助。
石公立戍深州,白赵王镕,请拒之。镕遽命开门,移公立于外以避之。公立出门指城而泣曰:“硃氏灭唐社稷,三尺童子知其为人。而我王犹恃姻好,以长者期之,此所谓开门揖盗者也。惜乎,此城之人今为虏矣!”
译文: 赵王王熔任命石公立驻守深州,并向他请求抵抗燕军。王熔急忙下令打开城门,将石公立调离深州城外以避开燕军。石公立离开城门,指着城中对王熔说:“朱氏灭了唐朝的社稷,即使是三岁孩童也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人。而我国王还依赖与他们的姻亲关系,期望他们能够以长者自居,这实际上是在开门揖盗。可惜的是,城中的百姓如今已经成为了俘虏。”
梁人有亡奔真定,以其谋告镕者,镕大惧,又不敢先自绝;但遣使诣洛阳,诉称“燕兵已还,与定州讲和如故,深、冀民见魏博兵入,奔走惊骇,乞召兵还。”
注释: 梁国有一个逃亡的人逃奔到真定,并将他的计谋告诉了王熔。王熔十分恐惧,但又不敢率先断绝与燕的关系,只是派使者前往洛阳,声称“燕军已经返回,与定州恢复了和平关系,深、冀地区的百姓见到魏博的军队到来,都惊慌失措,请求召回援军”。
未几,廷隐等闭门尽杀赵戍兵,乘城拒守。镕始命石公立攻之,不克,乃遣使求援于燕、晋。
译文: 不久之后,杜廷隐等人紧闭城门杀死了赵军的守军士兵,并在城墙上进行防守。王熔开始下令石公立攻打他们,但没有成功,于是派遣使者向燕国和晋国请求援助。
镕使者至晋阳,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使者亦至,欲共推晋王为盟主,合兵攻梁。晋王会将佐谋之,皆曰:“镕久臣硃温,岁输重赂,结以婚姻,其交深矣,此必诈也,宜徐观之。”王曰:“彼亦择利害而为之耳。王氏在唐世犹或臣或叛,况肯终为硃氏之臣乎?彼硃温之女何如寿安公主!今救死不赡,何顾婚姻!我若疑而不救,正堕硃氏计中。宜趣发兵赴之,晋、赵叶力,破梁必矣。”乃发兵,遣周德威将之,出井陉,屯赵州。
译文: 王熔的使者到达晋阳,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使者也到达那里,他们希望共同推举晋王李存勖为盟主,联合军队进攻梁朝。晋王召集各位将领商议对策,大家都说:“王熔长久以来都是臣服于朱温,每年输送大量财物,通过婚姻关系与其保持亲密关系,他们的交情很深厚,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应该慢慢观察情况。”晋王说道:“他们也是在选择利益得失才这样做的啊。王氏在唐末的时候尚且有的臣服有的背叛,何况他们怎么可能一辈子都臣服于朱氏呢?朱温的女儿又怎么样?寿安公主!现在他们连自己的生存都难以保障,怎么会顾及婚姻关系呢!如果我们怀疑而不去援助他们,恰恰会落入朱温的陷阱之中。应该立即发兵前去支援他们,晋、赵两国同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梁朝。”于是晋王调派周德威率领部队出发,从井陉出兵,驻屯在赵州。
镕使者至幽州,燕王守光方猎,幕僚孙鹤驰诣野谓守光曰:“赵人来乞师,此天欲成王之功业也。”守光曰:“何故?”对曰:“比常患其与硃温胶固。温之志非尽吞河朔不已,今彼自为仇敌,王若与之并力破梁,则镇、定皆敛衤任而朝燕矣。王不早出师,但恐晋人先我矣。”守光曰:“王镕数负约,今使之与梁自相弊,吾可以坐承其利,又何救焉!”赵使者交错于路,守光竟不为出兵。
注释: 赵王王熔的使者到达幽州,燕王刘守光正在打猎。一位幕僚孙鹤骑马跑到郊外告诉刘守光:“赵人来乞师,这是上天想要成就您的功业。”刘守光问道:“为什么?”孙鹤回答说:“最近我常常担忧您和朱温关系过于密切。朱温的野心不止是吞并黄河下游地区,现在他们已经变成了敌人。如果您能与燕军并肩作战击败梁军,那么镇州、定州就会归附燕国。您如果不尽快出兵,恐怕晋人会比我们更早行动起来。”刘守光说:“王镕多次违约,现在让他和梁互相拖累,我可以坐收其利,又何必去救援他呢?”由于赵国的使者在路途中相互交错,刘守光竟然没有出兵。
自是镇、定复称唐天祐年号,复以武顺为成德军。
译文: 从此之后,镇州和定州又重新宣称自己是唐朝的天佑年号,并且恢复武顺为成德军。
《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五代十国历史的史书之一,其中涵盖了许多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政治斗争等复杂多变的内容。本篇内容主要讲述了后梁太祖朱温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通过详细记载赵王王熔、燕王刘守光之间的纷争以及最终的和解过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动荡以及各势力之间的关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