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柏乡比不储刍,梁兵刈刍自给,晋人日以游军抄之,梁兵不出。周德威使胡骑环营驰射而诟之,梁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坐刂屋茅坐席以饲马,马多死。丁亥,周德威与别将史建瑭、李嗣源将精骑三千压梁垒门而诟之,王景仁、韩勍怒,悉众而出。德威等转战而北至高邑南;李存璋以步兵陈于野河之上,梁军横亘数里,竞前夺桥,镇、定步兵御之,势不能支。晋王谓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曰:“贼过桥则不可复制矣。”建及选卒二百,援枪大噪,力战却之。建及,许州人,姓王,李罕之之假子也。晋王登高丘以望曰:“梁兵争进而嚣,我兵整而静,我必胜。”战自巳至午,胜负未决。晋王谓周德威曰:“两军已合,势不可离,我之兴亡,在此一举。我为公先登,公可继之。”德威叩马而谏曰:“观梁兵之势,可以劳逸制之,未易以力胜也。彼去营三十馀里,虽挟糗粮,亦不暇食,日昳之后,饥渴内迫,矢刃外交,士卒劳倦,必有退志。当是时,我以精骑乘之,必大捷。于今未可也。”王乃止。
诗句:
- 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 柏乡比不储刍,梁兵刈刍自给,晋人日以游军抄之,梁兵不出。
- 周德威使胡骑环营驰射而诟之,梁兵疑有伏,愈不敢出,坐刂屋茅坐席以饲马,马多死。
- 丁亥,周德威与别将史建瑭、李嗣源将精骑三千压梁垒门而诟之,王景仁、韩勍怒,悉众而出。
- 德威等转战而北至高邑南;李存璋以步兵陈于野河之上,梁军横亘数里,竞前夺桥,镇、定步兵御之,势不能支。
- 晋王谓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曰:“贼过桥则不可复制矣。”建及选卒二百,援枪大噪,力战却之。
- 建及,许州人,姓王,李罕之之假子也。
- 晋王登高丘以望曰:“梁兵争进而嚣,我兵整而静,我必胜。”
- 战自巳至午,胜负未决。
- 晋王谓周德威曰:“两军已合,势不可离,我之兴亡,在此一举。我为公先登,公可继之。”
- 德威叩马而谏曰:“观梁兵之势,可以劳逸制之,未易以力胜也。彼去营三十馀里,虽挟糗粮,亦不暇食,日昳之后,饥渴内迫,矢刃外交,士卒劳倦,必有退志。当是时,我以精骑乘之,必大捷。于今未可也。”王乃止。
译文:
春季,正月丙戌朔日,出现了日食。
柏乡没有储存草料的仓库,梁朝的军队割自己的草料作为补给,晋军每天出动轻装部队袭击梁军,但梁军不出战。周德威派遣胡骑环绕军营奔驰射箭辱骂梁军,梁军疑虑可能有伏击,就更加不敢出战了,坐着用刀切割草屋和茅草盖的床铺喂马,马匹大多死亡。丁亥日,周德威和别的将领史建瑭、李嗣源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在梁军的营地门前叫骂挑衅,王景仁、韩勍大怒,率全部人马出击。德威等转战向北到高邑南面。李存璋带领步兵在野河边列阵,梁军横亘几里,争相夺取桥梁,镇州、定州步兵抵御他们,形势不能支撑。晋王对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说:“贼军经过桥头就无法阻止了。”李建及挑选二百名士兵,高举长矛高声呐喊,奋力战斗击退了梁军。李建及是许州人,姓王,是李罕之的假子。晋王登上高丘眺望远方说:“梁朝军队争相前进喧闹,我军整齐安静,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战争从巳时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午时,还没有分出胜负。晋王对周德威说:“两军已经交战,情势无法分开,我的生死存亡,在于这一仗。我先上阵冲敌,你随后跟上吧。”周德威骑马上前劝止说:“我看梁朝军队的形势,可以用疲惫和休息来制服他们,不容易用武力取胜。他们离我们的营地三十多里,即使携带粮食,也来不及食用,日落以后,饥渴逼迫,弓箭相加,士气疲劳,必然退却。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派出精锐骑兵追击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大的胜利。现在我们还不行。”王于是停止进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后梁太祖朱温在乾化元年(911)正月发生的一场战役。诗中详细描述了战役中的紧张气氛和双方军队的状态。通过描绘双方的战斗情况和各自的策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战争中的各种细节的描写,传达出了战争的激烈和士兵们的勇敢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