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昌节度使刘继威年少,淫虐类其父,淫于都指挥使张万进家,万进怒,杀之。诘旦,召大将周知裕,告其故。万进自称留后,以知裕为左都押牙。庚子,遣使奉表请降,亦遣使降于晋;晋王命周德威安抚之。知裕心不自安,求为景州刺史,遂来奔,帝为之置归化军,以知裕为指挥使,凡军士自河朔来者皆隶之。辛丑,以万进为义昌留后。甲辰,改义昌为顺化军,以万进为节度使。
乙巳,帝发贝州;丁未,至魏州。
戊申,周德威遣裨将李存晖等攻瓦桥关,其将吏及莫州刺史李严皆降。严,幽州人也,涉猎书传,晋王使传其子继岌,严固辞。王怒,将斩之,教练使孟知祥徒跣入谏曰:“强敌未灭,大王岂宜以一怒戮向义之士乎!”乃免之。知祥,迁之弟子,李克让之婿也。
吴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简,皆武忠王旧将,有大功,以徐温自牙将秉政,内不能平;李遇尤甚,常言:“徐温何人,吾未尝识面,一旦乃当国邪!”馆驿使徐玠使于吴越,道过宣州,温使玠说遇入见新王,遇初许之;玠曰:“公不尔,人谓公反。”遇怒曰:“君言遇反,杀侍中者非反邪!”侍中,谓威王也。温怒,以淮南节度副使王檀为宣州制置使,数遇不入朝之罪,遣都指挥使柴再用帅升、润、池、歙兵纳檀于宣州,升州副使徐知浩为之副。遇不受代,再用攻宣州,逾日不克。

诗句: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 · 后梁纪三

译文: 义昌节度使刘继威年幼时,行为淫乱,如同他的父亲一样。他在都指挥使张万进的家中寻欢作乐,张万进对此非常愤怒,于是将他杀死。次日早晨,刘继威召集大将周知裕,告诉他这件事,张万进自称留后,任命周知裕为左都押牙。庚子日,他派使者向晋王递交降表,并派遣使者向晋王投降;晋王命令周德威安抚他们。周知裕心中不安,请求担任景州刺史,于是来到晋地,帝为他设置了归化军,以周知裕为指挥使,凡是从河朔(今河北、河南北部)来投奔的士兵都归他统辖。辛丑日,晋王将张万进任命为义昌留后。甲辰日,将义昌改称为顺化军,任命张万进为节度使。

注释: 1. “资治通鉴”:一部记载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史书,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1. 卷二百六十八:这是《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八卷。
  2. 后梁纪三:这是后梁乾化元年的第三年。
  3. 起重光协洽三月:开始于九一一年三月。”:这里指的是《资治通鉴》的开篇时间是后梁乾化元年三月一日。
  4. 尽昭阳作噩十一月:结束于十一月。”:这是对前文时间的补充说明。
  5.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这是对后梁太祖年号和在位年份的描述。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即911年。
  6. 天雄留后罗周翰为节度使:天雄留后指罗周翰被任命为节度使。
  7. 重光协洽:重光是天复元年的年号,协洽是天复二年的年号。
  8. 三年有奇:意思是三年零几个月,大约四年多的时间。
  9. 宣武节度使创业:宣武节度使是指后梁初期,宣武军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封)。
  10. 寖益强盛:寖益的意思是逐渐增强,强盛表示力量强大且稳固。
  11. 梁:这是后梁的国号,朱温建立的国家。
  12. 汴州:这是后梁的都城所在地,古称大梁。

赏析: 《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史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事件。本诗通过叙述后梁乾化元年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当时政治的动荡与权力的更迭。

  1. 背景介绍: 后梁时期, 政治斗争激烈。此诗反映了义昌节度使刘继威因淫乱而被杀的事件, 以及其将领周知裕的心理变化和最终的归顺。这一系列事件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败坏和政治上的失职, 而且反映了朝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2. 人物刻画: 诗中通过描述周知裕的内心斗争和他对新政权的态度转变,展示了一个人对于权力和道德的双重考量。同时,也揭示了当权者可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导致的不理智决策,如徐温对徐知祥的处理就体现了这种短视。

  3. 社会影响: 这首诗通过反映后梁初期的政治局势,间接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统治者所面临的挑战。它不仅揭示了个人的命运起伏,也反映了整个国家在动荡中的艰难前行。

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和人物心理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