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阏逢涒滩,尽旃蒙作噩十月,凡一年有奇。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公元九二四年)
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将兵救幽州。
孔谦复言于郭崇韬曰:“首座相公万机事繁,居第且远,租庸簿书多留滞,宜更图之。”豆卢革尝以手书假省库钱数十万,谦以手书示崇韬,崇韬微以讽革。革惧,奏请崇韬专判租庸,崇韬固辞。上曰:“然则谁可者?”崇韬曰:“孔谦虽久典金谷,若遽委大任,恐不叶物望,请复用张宪。”帝即命召之。谦弥失望。
岐王闻帝入洛,内不自安,遣其子行军司马彰义节度使兼侍中继严入贡,始上表称臣。帝以其前朝耆旧,与太祖比肩,特加优礼,每赐诏但称岐王而不名。庚戌,加继严兼中书令,遣还。

{
"诗句": [
"起阏逢涒滩,尽旃蒙作噩十月,凡一年有奇。",
"春,正月,甲辰,幽州奏契丹入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军,将兵救幽州。",
"孔谦复言于郭崇韬曰:’首座相公万机事繁,居第且远,租庸簿书多留滞,宜更图之。’",
"豆卢革尝以手书假省库钱数十万,谦以手书示崇韬,崇韬微以讽革。革惧,奏请崇韬专判租庸,崇韬固辞。上曰:’然则谁可者?’崇韬曰:’孔谦虽久典金谷,若遽委大任,恐不叶物望,请复用张宪。帝即命召之。谦弥失望。’",
"岐王闻帝入洛,内不自安,遣其子行军司马彰义节度使兼侍中继严入贡,始上表称臣。帝以其前朝耆旧,与太祖比肩,特加优礼,每赐诏但称岐王而不名。庚戌,加继严兼中书令,遣还。"
],
"译文": [
"从阏逢涒滩开始,一直到旃蒙作噩的十月,总共是将近一年。",
"春季,正月十五日,幽州报告契丹入侵,抵达瓦桥。唐任命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陕州留后霍彦威作为副手,宣徽使李绍宏担任监军,率领军队救援幽州。",
"孔谦又向郭崇韬说:“首座相公处理万机事务繁忙,而且住所离朝廷遥远,租庸簿册等积压很多,应当另外选择人来充当租庸使。”当时,豆卢革亲手写下借条向省库借钱数十万,孔谦拿这些亲手写的借条给郭崇韬看,郭崇韬稍微批评了一下豆卢革。",
"豆卢革感到害怕,上奏请求郭崇韬专门负责租庸事务,郭崇韬坚决推辞。后唐帝问说:“那么谁能胜任?",郭崇韬回答说:“孔谦虽然管理金谷事务时间较长,但如果急急忙忙委此大任,恐怕不孚众望,请再度起用张宪。”,于是后唐帝立即下令召见张宪。,孔谦更加失望。",
"岐王听说后唐帝进入洛阳,内心不安,派遣他的儿子行军司马彰义节度使兼侍中继岌入京进贡,最初向皇上呈上表文称臣。皇帝因为这是前朝的老臣,与太祖相比肩,特地给予优厚的待遇,每次下诏书只称呼岐王而不直接称呼名字。十八日,加封继岌兼中书令,遣送回家。",
],
"注释": [
"起:开始",
"阏逢涒滩:农历正月十二日",
"尽:到",
"旃蒙作噩:农历七月七日(十月初一)",
"一年有奇:将近一年。",
"孔谦:字端己,曾任凤翔节度使、同光宰相。",
"郭崇韬:字敬休(一作敬隐),曾任河中、凤翔节度使。",
"李嗣源:天平军节度使,领河东、易定、镇国等四镇节度副大使。",
"霍彦威:陕州留后,兼任凤翔节度使。",
"李绍宏:宣徽使。",
"岐王:指唐末宦官头目朱全忠,即朱温。",
"张宪:即张居翰,曾为晋州刺史、检校司徒。"
],
"赏析":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本段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后唐纪二》,主要记载了唐朝末年和五代初期的历史事件。文章开头描绘了后唐庄宗时期的地理情况,紧接着讲述了幽州的契丹入侵事件及唐朝的应对措施。接着叙述了孔谦对郭崇韬的建议以及豆卢革因私借款而引起的误会。文章通过这些事件展现了唐朝后期的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
"此外,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唐朝末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战乱频繁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通过阅读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在解读这段历史时,我们不仅要关注事件的表象,更要挖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例如,孔谦对郭崇韬建议的处理方式反映了当时官场中的派系纷争和权力斗争。而豆卢革因私借款的事件则揭示了唐朝晚期财政危机和官员腐败的问题。这些历史细节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朝末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以及它们对后续历史发展的影响。这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理解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资治通鉴》是一部内容丰富、史料丰富的历史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变迁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