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之为乱兵所逼也,李绍荣有众万人,营于城南,嗣源遣牙将张虔钊、高行周等七人相继召之,欲与共诛乱者。绍荣疑嗣源之诈,留使者,闭壁不应。及嗣源入鄴都,遂引兵去。嗣源在魏县,众不满百,又无兵仗;李绍真所将镇兵五千,闻嗣源得出,相帅归之,由是嗣兵稍振。嗣源泣谓诸将曰:“吾明日当归籓,上章待罪,听主上所裁。”李绍真及中门使安重诲曰:“此策非宜。公为元帅,不幸为凶人所劫;李绍荣不战而退,归朝必以公藉口。公若归籓,则为据地邀君,适足以实谗慝之言耳。不若星行诣阙,面见天子,庶可自明。”嗣源曰:“善!”丁卯,自魏县南趣相州,遇马坊使康福,得马数千匹,始能成军。福,蔚州人也。
平卢节度使符习将本军攻鄴都,闻李嗣源军溃,引兵归。至淄州,监军使杨希望遣兵逆击之,习惧,复引兵而西。青州指挥使王公俨攻希望,杀之,因据其城。

以下是李嗣源之乱的详细解读:

  1. 事件始末:李绍荣有万人军队驻扎在邺都,而李嗣源派遣其牙将张虔钊、高行周等七人接连召他,想要与他共同诛讨乱者。李嗣源怀疑李绍荣诈降,留下使者,闭门不纳。

  2. 乱兵突袭:当夜五更时分,李嗣源亲率骑兵突击魏博戍兵,大败之。监军使康福领马坊康福带领士兵数千匹,也归顺了晋军。随后,李嗣源进入相州,受到马坊康福的威胁利诱,最终选择放弃相州并退回邺都。

  3. 从魏入相:由于邺都兵力不足,监军使杨希望派兵迎击李嗣源,但未能成功。李嗣源于是引兵离开魏州,准备前往相州,但受到马坊康福的威胁,最终选择放弃相州并退回邺都。

  4. 后唐入洛:在相州被围困期间,李嗣源得到李绍荣的援助,得以返回魏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