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久疾,将佐请见,不许。副使苻彦琳等疑其已死,恐左右有奸谋,请权交符印;筠怒,收彦琳及判官都指挥使下狱,诬以谋反。诏取彦琳等诣阙,按之无状,释之;徙筠为西都留守。
癸卯,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为宣武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
十一月,庚戌,吴王即皇帝位,追尊孝武王曰武皇帝,景王曰景皇帝,宣王曰宣皇帝。安重诲议伐吴,帝不从。
甲子,吴大赦,改元乾贞。
丙子,吴主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以徐知询为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兼侍中,加徐知诰都督中外诸军事。
十二月,戊寅朔,孟知祥发民丁二十万修成都城。
吴主立兄庐江公蒙为常山王,弟鄱阳公澈为平原王,兄子南昌公珙为建安王。
初,晋阳相者周玄豹尝言帝贵不可言,帝即位,欲召诣阙。赵凤曰:“玄豹言陛下当为天子,今已验矣,无所复询。若置之京师,则轻躁狂险之人必辐辏其门,争问吉凶。自古术士妄言,致人族灭者多矣,非所以靖国家也。”帝乃就除光禄卿致仕,厚赐金帛而已。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六·后唐纪五

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筠久疾,将佐请见,不许。副使符彦琳等疑其已死,恐左右有奸谋,请权交符印;筠怒,收彦琳及判官都指挥使下狱,诬以谋反。诏取彦琳等诣阙,按之无状,释之;徙筠为西都留守。    

译文:

在后唐时期,山南西道的节度使张筠身患重病,他的部下请求见他,但张筠没有答应。副使符彦琳等人怀疑他已经去世,担心会有内奸图谋不轨,于是提出暂时交换官印。张筠大怒,将符彦琳和判官都指挥使逮捕入狱,并诬告他们谋反。皇帝下诏召见符彦琳等人到朝廷审问,但经过调查发现他们并无此事,便释放了他们;同时,因为张筠被认为忠诚可靠,所以将他调任为西都留守。

注释:

  • 山南西道: 指的是中国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的一个地区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南部。
  • 节度使: 古代中国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当地的军事、财政和行政事务。
  • 将佐: 古代指将领和幕僚。
  • 副使: 辅助主持一方政务的官员。
  • 符印: 古代官员的印章和信件,代表官方的身份和权力。
  • 昭宗: 唐昭宗是唐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天祐。

赏析:

本诗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政治事件——节度使的权力斗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诗中通过描述张筠和其部下因疾病而引起的误会和冲突,展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紧张。张筠的处理显示出他对于职责的坚持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展示了封建官场的腐败与黑暗面。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背景,让人对那个时代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