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入散关,阶州刺史王经贽、泸州刺史冯晖与前锋马步都虞候王思同、步军都指挥使赵在礼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还袭剑门,壬申,克之,杀东川兵三千人,获都指挥使齐彦温,据而守之。晖,魏州人也。甲戌,弘贽等破剑州,而大军不继,乃焚其庐舍,取其资粮,还保剑门。乙亥,诏削孟知祥官爵。己卯,董璋遣使至成都告急。知祥闻剑门失守,大惧,曰:“董公果误我!”庚辰,遣牙内都指挥使李肇将兵五千赴之,戒之曰:“尔倍道兼行,先据剑州,北军无能为也。”又遣使诣遂州,令赵廷隐将万人会屯剑州。又遣故蜀永平节度使李筠将兵四千趣龙州,守要害。时天寒,士卒恐惧,观望不进,廷隐流涕谕之曰:“今北军势盛,汝曹不力战却敌,则妻子皆为人有矣。”众心乃奋。董璋自阆州将两川兵屯木马寨。先是,西川牙内指挥使太谷庞福诚、昭信指挥使谢锽屯来苏村,闻剑门失守,相谓曰:“使北军更得剑州,则二蜀势危矣。”遽引部兵千馀人间道趣剑州。始至,官军万馀人自北山大下,会日暮,二人谋曰:“众寡不敌,逮明则吾属无遗矣。”福诚夜引兵数百升北山,大噪于官军营后,锽帅馀众操短兵自其前急击之;官军大惊,空营遁去,复保剑门,十馀日不出。孟知祥闻之,喜曰:“吾始谓弘贽等克剑门,径据剑州,坚守其城,或引兵直趣梓州,董公必弃阆州奔还;我军失援,亦须解遂州之围。如此则内外受敌,两川震动,势可忧危;今乃焚毁剑州,运粮东归剑门,顿兵不进,吾事济矣。”官军分道趣文州,将袭龙州,为西川定远指挥使潘福超、义胜都头太原沙延祚所败。甲申,张武卒于渝州;知祥命袁彦超代将其兵。硃偓将至涪州,武泰节度使杨汉宾弃黔南,奔忠州;偓追至丰都,还取涪州。知祥以成都支使崔善权武泰留后。董璋遣前陵州刺史王晖将兵三千会李肇等分屯剑州南山。
诗句:石敬瑭入散关
译文:石敬瑭率军进入散关,而阶州刺史王经贽、泸州刺史冯晖等人与前锋马步都虞候王思同、步军都指挥使赵在礼等率领军队从人头山后出,经过剑门之南,再袭剑门,壬申,成功攻克。杀死了东川兵三千人,获得都指挥使齐彦温,据守剑门。
注释:此诗描述了石敬瑭率军进入散关,并成功攻占剑门城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其果断和英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蜀地的战况和紧张局势。
赏析:
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本诗描绘了他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和战略眼光,以及他在战争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石敬瑭的军事才能不仅仅体现在对敌人的战术上,更体现在他对士兵的关心和激励上。他深知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艰苦和危险,因此在每次出征前都会亲自慰问他们,鼓励他们勇敢作战,为国家争取荣誉。这种关心和激励不仅增强了士兵的信心和勇气,也使得他们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石敬瑭还非常重视对战争的准备和规划工作。他深知在战争中,只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才能取得胜利。因此,他会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和规划工作,确保在战争中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也是他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诗通过描绘石敬瑭在军事上的一系列行动和成就,展示了他杰出的领导才能和卓越的军事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的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