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潞王罢河中,归私第,王淑妃数遣孟汉琼存抚之。汉琼自谓于王有旧恩,至渑池西,见王大哭,欲有所陈,王曰:“诸事不言可知。”仍自预从臣之列,王即命斩于路隅。
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之讨凤翔也,留武定节度使孙汉韶守兴元。虔钊既败,奔归兴元,与汉韶举两镇之地降于蜀;蜀主命奉銮肃卫马步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李肇将兵五千还利州,右匡圣马步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张业将兵一万屯大漫天以迎之。
壬申,潞王至蒋桥,百官班迎于路,传教以未拜梓宫,未可相见。冯道等皆上笺劝进。王入谒太后、太妃,诣西宫,伏梓宫恸哭,自陈诣阙之由。冯道帅百官班见,王答拜。道等复上笺劝进,王立谓道等曰:“予之此行,事非获已。俟皇帝归阙,园寝礼终,当还守籓服,群公遽言及此,甚无谓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九·后唐纪八”要求是“逐句”,然后根据课内所学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就是注意一些虚词的用法,比如“于”、“以”、“之”、“也”等,然后结合句子的意思判断它的词性,并说明它在句子中的作用。
此诗的译文为:
当初,潞王罢免河中节度使,回到私宅,王淑妃多次派孟汉琼安抚他。孟汉琼自认为与潞王有旧情,来到渑池西,见到潞王大哭,想有所陈述,潞王说:“各种事情不必再说。”仍然参与从臣行列,潞王就命人在路上将他斩杀。
山南西道节度使张虔钊讨伐凤翔时,留武定节度使孙汉韶守兴元。张虔钊打败后,逃归兴元,与孙汉韶一起献出两镇之地投降蜀国;蜀主命令奉銮肃卫马步都指挥使、昭武节度使李肇带兵五千回利州,右匡圣马步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张业带兵一万屯大漫天迎接。
壬申,潞王到达蒋桥,百官在路旁班迎,传教说他未拜祭过先帝灵柩,不能相见。冯道等人都送上表章劝进。潞王入谒太后、太妃,到西宫,伏着先帝灵柩恸哭,自己陈述到阙下的原因。冯道率领百官参见,潞王答拜。冯道等人再次上表劝进,潞王立起来告诫说:“我此次前来,事情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等到皇帝回归皇宫,先帝陵墓的礼仪完成,应当回去守卫藩国,各位公卿突然说到这些,很无谓!”
【答案】
①“于“译作“因为”;②“以”译作“用”;③“之”译作“代词(指潞王)”;④“也”译作“……地”。
赏析:
全诗写潞王即位的经过及当时朝廷大臣的劝进活动。
开篇点明潞王罢河中后归家,接着写潞王在渑池西痛哭,表示不愿见人,表明他的心境。接下来写张虔钊讨凤翔后归家,与孙汉韶一起向蜀献地。接着写蜀主命人迎接潞王,并命他戴罪立功。
接着写潞王被斩首,表现了潞王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写潞王即位,群臣劝进,表现了当时朝廷大臣对潞王即位一片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