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以宗正卿兼工部侍郎刘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浚,崇望之子也。
十一月,戊子以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依前东北面行营招讨使。以赵延寿为河东道南面行营招讨使,以翰林学士张厉为判官。庚寅,以范延光为河东道东南面行营招讨使,以宣牙节度使、同平章事李周副之。辛卯,以刘延郎为河东道南面行营招讨副使。赵延寿遇赵德钧于西汤,悉以兵属德钧。唐主遣吕琦赐钧敕告,且犒军。德钧志在并范延光军,逗留不进,诏书屡趣之,德钧乃引兵北屯团柏谷口。
癸巳,吴主诏齐主徐知诰置百官,以金陵府为西都。
前坊州刺史刘景岩,延州人也,多财而喜侠,交结豪杰,家有丁夫兵仗,人报其强,势倾州县。彰武节度使杨汉章无政,失夷、夏心,会括马及义军,汉章帅步骑数千人将赴军期,阅之于野。景岩潜使人挠之曰:“契丹强盛,汝曹有去无归。”众惧,杀汉章,奉景岩为留后。唐主不获已,丁酉,以景岩为彰武留后。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 · 后晋纪一
汉主以宗正卿兼工部侍郎刘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浚,崇望之子也。十一月,戊子以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依前东北面行营招讨使。以赵延寿为河东道南面行营招讨使,以翰林学士张厉为判官。庚寅,以范延光为河东道东南面行营招讨使,以宣牙节度使、同平章事李周副之。辛卯,以刘延郎为河东道南面行营招讨副使。赵延寿遇赵德钧于西汤,悉以兵属德钧。唐主遣吕琦赐钧敕告,且犒军。德钧志在并范延光军,逗留不进,诏书屡趣之,德钧乃引兵北屯团柏谷口。癸巳,吴主诏齐主徐知诰置百官,以金陵府为西都。
前坊州刺史刘景岩,延州人也,多财而喜侠,交结豪杰,家有丁夫兵仗,人报其强,势倾州县。彰武节度使杨汉章无政,失夷、夏心,会括马及义军,汉章帅步骑数千人将赴军期,阅之于野。景岩潜使人挠之曰:“契丹强盛,汝曹有去无归”众惧,杀汉章,奉景岩为留后。
赏析:
本文是后晋天福元年的记载,讲述了晋国皇帝任命刘浚为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以及赵德钧被任命为诸道行营都统的故事。同时,还记录了赵延寿与赵德钧的对峙,以及刘景岩的叛乱等事件。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还展示了一些人物的个性和行为特点。
刘浚被任命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这显示了他受到了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他随后被派往东北面行营招讨使,负责抵御外敌的任务。这一事件反映出后晋朝廷对外扩张的决心和对刘浚的能力的认可。
赵德钧被任命为诸道行营都统,这是对他军事指挥能力的肯定。他在面对赵延寿的挑战时犹豫不决,最终导致军队陷入被动局面。这一事件突显了他的决策失误和缺乏果敢,同时也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刘景岩的叛乱事件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他的野心和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个人权力欲望的膨胀。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后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个人命运的波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