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诏太原、恒、定兵各还本镇。
辛卯,马全节攻契丹泰州,拔之。
敕天下籍乡兵,每七户共出兵械资一卒。
秦州兵救阶州,出黄阶岭,败蜀兵于西平。
汉以户部侍郎陈偓同平章事。
夏,四月,丁未,缘河巡检使梁进以乡社兵复取德州。己酉,命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保义节度使王周留镇澶州。庚戌,帝发澶州;甲寅,至大梁。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景延广,既为上下所恶,帝亦惮其不逊难制;桑维翰引其不救戚城之罪,辛酉,加延广兼侍中,出为西京留守。以归德节度使兼侍中高行周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延广郁郁不得志,见契丹强盛,始忧国破身危,遂日夜纵酒。朝廷因契丹入寇,国用愈竭,复遣使者三十六人分道括率民财,各封剑以授之。使者多从吏卒,携锁械、刀仗入民家,小大惊惧,求死无地。州县吏复因缘为奸。河南府出缗钱二十万,景延广率三十七万。留守判官河南卢亿言于延广曰:“公位兼将相,富贵极矣。今国家不幸,府库空竭,不得已取于民。公何忍复因而求利,为子孙之累乎!”延广惭而止。先是,诏以杨光远叛,命兗州修守备。泰宁节度使安审信,以治楼堞为名,率民财以实私藏。大理卿张仁愿为括率使,至兗州,赋缗钱十万。值审信不在,拘其守藏吏,指取钱一囷,已满其数。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 · 后晋纪五

丁亥,诏太原、恒、定兵各还本镇。辛卯,马全节攻契丹泰州,拔之。敕天下籍乡兵,每七户共出兵械资一卒。秦州兵救阶州,出黄阶岭,败蜀兵于西平。汉以户部侍郎陈偓同平章事。夏,四月,丁未,缘河巡检使梁进以乡社兵复取德州。己酉,命归德节度使高行周、保义节度使王周留镇澶州。庚戌,帝发澶州;甲寅,至大梁。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景延广,既为上下所恶,帝亦惮其不逊难制;桑维翰引其不救戚城之罪,辛酉,加延广兼侍中,出为西京留守。以归德节度使兼侍中高行周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延广郁郁不得志,见契丹强盛,始忧国破身危,遂日夜纵酒。朝廷因契丹入寇,国用愈竭,复遣使者三十六人分道括率民财,各封剑以授之。使者多从吏卒,携锁械、刀仗入民家,小大惊惧,求死无地。州县吏复因缘为奸。河南府出缗钱二十万,景延广率三十七万。留守判官河南卢亿言于延广曰:“公位兼将相,富贵极矣。今国家不幸,府库空竭,不得已取于民。公何忍复因而求利,为子孙之累乎!”延广惭而止。

注释:

  • 丁亥:农历日期,用于记载皇帝发布的命令或事件的时间。
  • 诏:古代帝王发布的命令,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
  • 太原、恒、定:指的是三个地方的部队,可能是指山西、河北和山东等地的军队。
  • 马全节:可能是一个将领的名字,具体身份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来推断。
  • 泰州: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体的军事要塞。
  • 敕:皇帝的命令,具有法律效力。
  • 乡兵:指地方上的民兵,通常由当地居民组成,用于防御外侮或维护地方治安。
  • 丁未:农历日期,用于记载派遣士兵的具体时间。
  • 缘河巡检使:负责巡视黄河沿岸地区的官员。
  • 梁进:名字不详,可能是一个将领或官员。
  • 高行周:名字不详,可能是一个将领或官员。
  • 保义节度使:一种军事官职,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军事领导。
  • 桑维翰:名字不详,可能是一个官员或文人。
  • 辛酉:农历日期,用于记载加官晋爵的具体时间。
  • 景延广:名字不详,可能是一个将领或官员。
  • 高行周:名字不详,可能是一个将领或官员。
  • 辛酉:农历日期,用于记载加官晋爵的具体时间。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后晋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通过记录皇帝的命令、将领的征战以及地方官员的行为,展现了当时政治、军事和社会的混乱局面。其中涉及到了战争、政治斗争、经济问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还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