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吴越王弘佐诛内都监使杜昭达,己未,诛内牙上统军使明州刺史阚璠。昭达,建徽之孙也,与璠皆好货。钱塘富人程昭悦以货结二人,得侍弘佐左右。昭悦为人狡佞,王悦之,宠待逾于旧将,璠不能平。昭悦知之,诣璠顿首谢罪,璠责让久之,乃曰:“吾始者决欲杀汝,今既悔过,吾亦释然。”昭悦惧,谋去璠。璠专而愎,国人恶之者众,王亦恶之。昭悦欲出璠于外,恐璠觉之,私谓右统军使胡进思曰:“今欲除公及璠各为本州,使璠不疑,可乎?”进思许之,乃以璠为明州刺史,进思为湖州刺史。璠怒曰:“出我于外,是弃我也。”进思曰:“老兵得大州,幸矣,不行何为!”璠乃受命。既而复以他故留进思。
内外马步都统军使钱仁俊母,杜昭达之姑也。昭悦因谮璠、昭达谋奉仁俊作乱,下狱锻炼成之。璠、昭达既诛,夺仁俊官,幽于东府。于是昭悦治阚、杜之党,凡权位与己侔,意所忌者,诛放百馀人,国人畏之侧目。胡进思重厚寡言,昭悦以为戆,故独存之。昭悦收仁俊故吏慎温其,使证仁俊之罪,拷掠备至。温其坚守不屈。弘佐嘉之,擢为国官。温其,衢州人也。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五 · 后晋纪六
译文:乙卯这一天,吴越王弘佐诛杀了内都监使杜昭达。己未这天,他再次杀掉了内牙上统军使明州刺史阚璠。杜昭达是建徽的孙子,和阚璠都喜好财物。有钱的商人程昭悦用财物贿赂这两个人,得以陪伴在弘佐身边。程昭悦为人狡黠奸佞,受到弘佐的喜爱和宠爱,超过了原来的将领,而阚璠却无法容忍这种待遇。程昭悦知道这件事之后,去找阚璠道歉,但是被阚璠责骂了很久。然后程昭悦说:“我曾经想杀你,现在我后悔了,我就释怀了。”阚璠听到这话,心里害怕,就谋划着离开这个位置。然而阚璠性格固执,而且有很多不喜欢他的国人,王也对他厌恶。程昭悦想要将阚璠赶出去,但是又怕他会察觉,于是私下里对右统军使胡进思说:“我想让你帮我把阚、杜两兄弟分别安排在各自的州府做本州的长官,这样他们就不会怀疑我了。”胡进思同意了,于是让阚璠做了明州刺史,自己做了湖州刺史。阚璠非常愤怒地说:“把我赶出去,就是抛弃了我。”胡进思回答说:“老兵得到了大州,真是幸运啊,不做事又能怎么样!”所以阚璠才接受了这个安排。不久之后,胡进思又被其他事情留职,不能去任新职。
注释:
- 乙卯:指的是开运二年的八月一日。
- 甲子朔:指的是八月初一的日子。
- 日有食之:指当天发生了日食现象。
- 内都监使:是指内宫监督官员。
- 内牙上统军使:是指掌管内宫事务的军队长官。
- 明州刺史:是一种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刺史。
- 钱仁俊:是吴越王弘佐的母亲,也是杜昭达的姑姑。
- 杜昭达:是吴越王的叔叔,也是钱仁俊的丈夫。
- 阚璠:是内牙上统军使,与钱仁俊有矛盾。
- 胡进思:是钱仁俊的部属,与阚璠一起担任官职。
赏析:
该诗出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这首诗通过描述吴越王弘佐诛杀内监使杜昭达和内牙统军使明州刺史阚璠的事件,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事件发展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统治者对于权力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