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西北二百里有狼山,土人筑堡于山上以避胡寇。堡中有佛舍,尼孙深意居之,以妖术惑众,言事颇验,远近信奉之。中山人孙方简及弟行友,自言深意之侄,不饮酒食肉,事深意甚谨。深意卒,方简嗣行其术,称深意坐化,严饰,事之如生,其徒日兹。会晋与契丹绝好,北边赋役烦重,寇盗充斥,民不安其业。方简、行友因帅乡里豪健者,据寺为寨以自保。契丹入寇,方简帅众邀击,颇获其甲兵、牛马、军资,人挈家往依之者益众。久之,至千馀家,遂为群盗。惧为吏所讨,乃归款朝廷。朝廷亦资其御寇,署东北招收指挥使。
方简时入契丹境钞掠,多所杀获。既而邀求不已,朝廷小不副其意,则举寨降于契丹,请为乡道以入寇。时河北大饥,民饿死者所在以万数,兗、郓、沧、贝之间,盗贼峰起,吏不能禁。天雄节度使杜威遣元随军将刘延翰市马于边,方简执之,献于契丹。延翰逃归,六月,壬戌,至大梁,言“方简欲乘中国凶饥,引契丹入寇,宜为之备。”


  1. 诗歌内容解析:


  • 诗的开头描述了定州西北二百里处的狼山,山上有一座堡,当地人在这里筑起了堡垒来抵御胡寇。堡中有一个佛舍,尼孙深意居住在那里,她使用妖术迷惑了许多人,她的预言和行为都很灵验,因此远近的人们都信奉她。
  • 接下来提到中山人孙方简和他的弟弟孙行友,他们自称是尼孙深意的侄儿,不饮酒、不吃肉,对尼孙深意非常恭敬。当尼孙深意去世后,孙方简继承了她的法术,声称尼孙深意已经坐化成仙,他对待尼孙深意如同活着一样,他的徒弟们也继续学习这个法术。
  • 在尼孙深意去世后,孙方简开始领导乡里的豪强,占据了寺庙,建立了一个寨子来保护自己。当契丹入侵时,孙方简率领众人进行抵抗并赢得了很多战利品,包括甲兵、牛马和军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携家带口前来投奔他,最终形成了一支上千人的盗贼集团。
  • 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孙方简决定归附朝廷。朝廷也利用孙方简的力量来抵御外敌,他被任命做了东北招收指挥使。
  1. 译文:
  • 定州西北二百里有狼山,土人在山上修建了一个堡垒以躲避胡虏的侵袭。堡垒中有一个佛舍,尼孙深意居住其中,用妖术迷惑了许多人,她的预言和行为都很灵验,因此远近的人们都信奉她。
  • 中山人孙方简和他的弟弟孙行友自称是尼孙深意的侄儿,他们不饮酒、不吃肉,对尼孙深意非常尊敬。当尼孙深意去世后,孙方简继承并发展了她的法术,声称尼孙深意已经坐化成仙,他对待尼孙深意如同活着一样。
  • 不久,孙方简领导乡里的豪健者占据寺庙,建立了一个寨子来保护自己。契丹入侵期间,孙方简率领众人进行抵抗并取得了许多战利品,包括甲兵、牛马和军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携家带口前来投奔他,形成了一支上千人的盗贼集团。
  • 害怕被官府讨伐,孙方简最终决定归附朝廷。朝廷利用孙方简的力量来抵御外敌,他被任命做了东北招收指挥使。
  1. 注释:
  • 狼山:位于定州西北二百里处。狼山为一自然地理特征,此处有堡垒建于此地。
  • 土人:指当地的居民或百姓。筑堡:在当地建立堡垒来防御敌人。避难:躲避外敌或灾难。胡寇:北方的游牧民族侵扰中原地区。佛舍:佛教建筑群。尼孙深意:女尼名。妖术:超自然的力量或法术。惑众:迷惑群众。言事:预言未来的事情。颇验:很有效验。信之:相信她的话。远近:指远近各地。信奉之:信仰她的说法或法术。
  • 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孙方简:中山人,即孙行友的弟弟。自言深意之侄:自称是尼孙深意的侄子。不饮酒食肉:不喝酒不吃肉类,遵循某种宗教或道德规范。事深意:侍奉尼孙深意。谨:谨慎。称深意坐化:称尼孙深意已经成仙或死亡。严饰:严肃而有尊严的样子。事之如生:像对待活人一样对待尼孙深意。日兹:这里指的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嗣其术:继承并发展她的法术。称深意坐化:指尼孙深意已经成仙或死亡。严饰:严肃而有尊严的样子。事之如生:像对待活人一样对待尼孙深意。徒:徒弟。兹:这里指的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会:恰逢。晋与契丹绝好:指唐朝与契丹关系良好。北边赋役烦重:北部边境上劳役负担很重。寇盗充斥:强盗横行。民不安其业:百姓无法安定下来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帅乡里豪健者:率领乡里中的豪杰人士。据寺为寨以自保:占据寺庙建立了一个防御设施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契丹入寇:契丹军队入侵中国。邀击:主动出击攻击敌人。获其甲兵、牛马、军资:获得敌人的武器、牲畜和物资等战利品。人挈家往依之者益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家人前往依附他。至千馀家:达到一千多户的规模。遂为群盗:最终成为了一群盗贼。惧为吏所讨:害怕被官府追究。乃归款朝廷:于是向朝廷归顺。朝廷亦资其御寇:朝廷也利用他来抵御外敌。署东北招收指挥使:被任命为东北招募兵马的指挥官或司令员。
  1.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时期民间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心理状态。诗中的人们面对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时的恐慌、逃避以及后来的归依和归服朝廷,都深刻描绘了人们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及心理变化。通过描述不同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诗人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他们对于生存的渴望和对希望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不稳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