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主遣使贺契丹灭晋,且请诣长安修复唐室诸陵。契丹不许,而遣使报之。
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皆避契丹,帅众奔唐。淮北贼帅多请命于唐。
唐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韩熙载上疏,以为:“陛下恢复祖业,今也其时。若虏主北归,中原有主,则未易图也。”时方连兵福州,未暇北顾。唐人皆以为恨,唐主亦悔之。
契丹主召晋百官悉集于庭,问曰:“吾国广大,方数万里,有君长二十七人。今中国之俗异于吾国,吾欲择一人君之,如何?”皆曰:“天无二日。夷、夏之心,皆愿推戴皇帝。”如是者再。契丹主乃曰:“汝曹既欲君我,今兹所行,何事为先?”对曰:“王者初有天下,应大赦。”二月,丁巳朔,契丹主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庭。百官朝贺,华人皆法服,胡人仍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下制称大辽会同十年,大赦。仍云:“自今节度使、刺史,毋得置牙兵,市战马。”
这首诗的原文是:“资治通鉴 · 卷二百八十六 · 后汉纪一”
译文:唐主派遣使者去祝贺契丹灭晋,并请求前往长安修复唐室诸陵。然而,契丹拒绝这个要求。同时,他们派遣使者回复唐主。
关键词: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六、后汉纪一
诗句注释:
-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史书。
- 卷二百八十六:指的是这部史书中的第二百八十六卷。
- 后汉纪一:这是关于后汉时期的历史记载。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朝和契丹之间的历史事件。唐主派遣使者祝贺契丹灭晋,并请求前往长安修复唐室诸陵。然而,契丹拒绝了这个要求,并派遣使者回复唐主。此外,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以及淮北贼帅都向唐请求投降。唐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韩熙载上疏,认为恢复祖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如果虏主北归,中原有主,那么事情就不容易解决了。唐人和契丹人都认为这是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