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寿以契丹主负约,心怏怏,令李崧言于契丹主曰:“汉天子所不敢望,乞为皇太子。”崧不得已为言之。契丹主曰:“我于燕王,虽割吾肉,有用于燕王,吾无所爱。然吾闻皇太子当以天子儿为之,岂燕王所可为也!”因令为燕王迁官。时契丹以恒州为中京,翰林承旨张砺奏拟燕王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如故。契丹主取笔涂去“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而行之。
壬戌,蜀李继勋与兴州刺史刘景攻固镇,拔之。乙丑,何重建请出蜀兵与阶成兵共扼散关以取凤州,丙寅,蜀主发山南兵三千七百赴之。
刘知远闻何重建降蜀,叹曰:“戎狄凭陵,中原无主,令籓镇外附,吾为方伯,良可愧也!”于是将佐劝知远称尊号,以号令四方,观诸侯去就。知远不许。闻晋主北还,声言欲出兵井陉,迎归晋阳。丁卯,命武节都指挥使荥泽史弘肇集诸军于球场,告以出师之期。军士皆曰:“今契丹陷京城,执天子,天下无主。主天下者,非我王而谁!宜先正位号,然后出师。”争呼万岁不已。知远曰:“虏势尚强,吾军威未振,当且建功业。士卒何知!”命左右遏止之。
{“title”: “赵延寿以契丹主负约,心怏怏,令李崧言于契丹主曰:‘汉天子所不敢望,乞为皇太子。’”}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赵延寿因为契丹主背信弃义而心怀不满,他命令李崧向契丹主请求,希望成为太子。然而,契丹主表示虽然割舍自己的骨肉,但是对他依然有用,因此并不在乎赵延寿的身份高低。这里的“负约”和“心怏怏”反映了赵延寿对契丹主背信弃义行为的不满与愤怒,以及他对成为太子的渴望和执着。同时,也展现了赵延寿作为一位忠诚的臣子,即使面对背叛也要寻求机会证明自己。
译文:
赵延寿因契丹主背信弃义感到愤懑不已,于是命令李崧向其请求:“汉天子所不敢望,乞为皇太子。”李崧不得已答应进行此事。契丹主则回答:“我于燕王,虽割吾肉,有用于燕王,吾无所爱。然吾闻皇太子当以天子儿为之,岂燕王所可为也!”因此契丹主决定只让赵延寿担任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等职务。
这段对话不仅展示了赵延寿的忠诚和坚持,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且充满权谋和背叛。赵延寿的请求虽然未能得到满足,但他的坚持和努力并未因此而放弃。这也体现了在困境中坚持信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