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荆南介居湖南、岭南、福建之间,地狭兵弱,自武信王季兴时,诸道入贡过其境者,多掠夺其货币。及诸道移书诘让,或加以兵,不得已复归之,曾不为愧。及从诲立,唐、晋、契丹、汉更据中原,南汉、闽、吴、蜀皆称帝。从诲利其赐予,所向称臣,诸国贱之,谓之“高无赖”。
唐主以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
南汉主恐诸弟与其子争国,杀齐王弘弼、贵王弘道、定王弘益、辨王弘济、同王弘简、益王弘建、恩王弘伟、宜王弘照,尽杀其男,纳其女充后宫。作离宫千馀间,饰以珠宝,设镬汤、铁床、刳剔等刑,号“生地狱”。尝醉,戏以瓜置乐工之颈试剑,遂断其头。初,帝与吏部尚书窦贞固俱事晋高祖,雅相知重,及即位,欲以为相,问苏逢吉:“其次谁可相者?”逢吉与翰林学士李涛善,因荐之,曰:“昔涛乞斩张彦译,陛下在太原,尝重之,此可相也。”会高行周、慕容彦超共讨杜重威于鄴都,彦超欲急攻城,行周欲缓之以待其弊。行周女为重威子妇,彦超扬言:“行周以女故,爱贼不攻。”由是二将不协。帝恐生他变,欲自将击重威,意未决。涛上疏请亲征。帝大悦,以涛有宰相器。九月,甲戌,加逢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禹珪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贞固司空兼门下侍郎,涛户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戊寅,诏幸澶、魏劳军,以皇子承训为东京留守。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 · 后汉纪二
初,荆南处于湖南、岭南、福建之间,地狭兵弱。自武信王季兴时期,诸道入贡过其境的,多掠夺其货币;及诸道移书诘让,或加以兵,不得已复归之,曾不为愧。及从诲立,唐、晋、契丹、汉更据中原,南汉、闽、吴、蜀皆称帝。从诲利其赐予,所向称臣,诸国贱之,谓之“高无赖”。
唐主以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
南汉主恐诸弟与其子争国,杀齐王弘弼、贵王弘道、定王弘益、辨王弘济、同王弘简、益王弘建、恩王弘伟、宜王弘照,尽杀其男,纳其女充后宫。作离宫千馀间,饰以珠宝,设镬汤、铁床、刳剔等刑,号“生地狱”。尝醉,戏以瓜置乐工之颈试剑,遂断其头。初,帝与吏部尚书窦贞固俱事晋高祖,雅相知重,及即位,欲以为相,问苏逢吉:“其次谁可相者?”逢吉与翰林学士李涛善,因荐之,曰:“昔涛乞斩张彦译,陛下在太原,尝重之,此可相也。”会高行周、慕容彦超共讨杜重威于邺都,彦超欲急攻城,行周欲缓之以待其弊。行周女为重威子妇,彦超扬言:“行周以女故,爱贼不攻。”由是二将不协。帝恐生他变,欲自将击重威,意未决。涛上疏请亲征。帝大悦,以涛有宰相器。九月,甲戌,加逢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禹珪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贞固司空兼门下侍郎,涛户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戊寅,诏幸澶、魏劳军,以皇子承训为东京留守。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七 · 后汉纪二
当初,荆南位于湖南、岭南、福建之间,土地狭小兵力薄弱。自从武信王季兴时起,各道入贡过此地的,多数掠夺其货币;等到各道移书责问并加以兵,不得已又归还给荆南,从不感到惭愧。及从诲立国,唐、晋、契丹、汉重新占据中原,南汉、闽、吴、蜀都称帝。从诲贪图他们的赐予,所向称臣,诸国鄙视他,称他为“高无赖”。
唐朝皇帝任命太傅兼中书令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
南汉主担心其弟与其子争夺国家权力,杀了齐王弘弼、贵王弘道、定王弘益、辨王弘济、同王弘简、益王弘建、恩王弘伟、宜王弘照,全部杀掉其男丁,纳其女入后宫。修建了千余座宫殿,装饰以珠宝,设有镬汤、铁床、刳剔等刑罚,号称“生地狱”。曾经酒醉,把瓜果放在乐工脖子上试剑,于是砍断其头。当初,帝与吏部尚书窦贞固一同侍奉晋高祖,关系亲密且互相敬重;及即位,欲任用窦贞固为相,问苏逢吉:“其次谁可为相者?”逢吉与翰林学士李涛关系好,因而推荐他,说:“过去李涛请求斩杀张彦译,陛下在太原时,曾看重他,此人才堪相国。”正值高行周、慕容彦超一起讨伐杜重威于邺都,彦超想急于攻城,行周欲缓其进攻以等待敌人的疲弊。行周的女儿为重威的儿子的妻子,彦超扬言:“行周因女儿的缘故,爱护敌人而不攻打。”因此两位将领不和。帝恐怕产生其他变故,想要亲自率军出击重威,犹豫不决。李涛上疏请求亲自出征。帝非常高兴,认为李涛有做宰相的才干。九月,甲戌日,加封逢吉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苏禹珪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窦贞固为司空兼门下侍郎,李涛为户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均同平章事。戊寅日,诏命到澶州、魏州劳军,任命皇子承训为东京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