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蜀主立其弟仕毅为夔王,仁贽为雅王,仁裕为彭王,仁操为嘉王。己酉,立子玄喆为秦王,玄珏为褒王。
晋李太后在建州,卧病,无医药,惟与晋主仰天号泣,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曰:“吾死不置汝!”戊午,卒。周显德中,有自契丹来者云:“晋主及冯后尚无恙,其从者亡归及物故则过半矣。”
马希萼表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九月,辛巳,诏以湖南已有进奏务,不许。亦赐楚王希广诏,劝以敦睦。马希萼以朝廷意佑楚王希广,怒,遣使称籓于唐,乞师攻楚。唐加希萼同平章事,以鄂州今年租税赐之,命楚州刺史何敬洙将兵助希萼。冬,十月,丙午,希广遣使上表告急,言:“荆南、岭南、江南连谋,欲分湖南之地,乞发兵屯澧州,以扼江南、荆南援朗州之路。”
丁未,以吴越王弘亻叔为诸道兵马元帅。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
庚子,蜀主立其弟仕毅为夔王,仁贽为雅王,仁裕为彭王,仁操为嘉王。己酉,立子玄喆为秦王,玄珏为褒王。
晋李太后在建州,卧病,无医药,惟与晋主仰天号泣,戟手骂杜重威、李守贞曰:“吾死不置汝!”戊午,卒。周显德中,有自契丹来者云:“晋主及冯后尚无恙,其从者亡归及物故则过半矣。”
马希萼表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九月,辛巳,诏以湖南已有进奏务,不许。亦赐楚王希广诏,劝以敦睦。马希萼以朝廷意佑楚王希广,怒,遣使称藩于唐,乞师攻楚。唐加希萼同平章事,以鄂州今年租税赐之,命楚州刺史何敬洙将兵助希萼。冬,十月,丙午,希广遣使上表告急,言:“荆南、岭南、江南连谋,欲分湖南之地,乞发兵屯澧州,以扼江南、荆南援朗州之路。”
丁未,以吴越王弘亻叔为诸道兵马元帅。
译文:
庚子日,后汉主封他的弟弟赵仕毅为夔王,赵仁贽为雅王,赵仁裕为彭王,赵仁操为嘉王。己酉日,后汉主立他的儿子赵玄喆为秦王,赵玄珏为褒王。
晋国的李太后在建州去世,没有医药,她只是对着晋主仰头哭喊,用戟指着李重威和李守贞说:“我死后不会放过你们!”戊午日,她去世了。周显德年间,有人从契丹来的人传话说:“晋主和冯皇后还没有死,他们的跟随者已经逃走或死亡的就超过一半了。”
马希萼请求在京城另设一个进奏务,九月辛巳日,皇上下令不允许。并赐给楚王马希广诏书,劝他和睦相处。马希萼因为朝廷的意思要庇护楚王马希广,很生气,派使者向唐朝称臣,要求借兵攻打楚王马希广。唐朝加马希萼为同平章事,赏赐他在鄂州今年的租税,命令楚州刺史何敬洙率军帮助他。冬季十月,丙午日,马希广派使者呈上表文告急,说:“荆南、岭南、江南联合谋划,想要分割湖南的土地,请派军队驻扎澧州,以便控制江南、荆南援助朗州的路途。”
丁未日,任命吴越王钱弘亻叔为各道兵马元帅。
注释:
- 庚子:表示日期。
- 蜀主:后汉皇帝的年号为乾祐三年,即950年。
- 立:授予官职。
- 己酉:表明具体日子,己酉日是农历七月初一。
- 拜爵:古代的一种礼制,即通过封号的方式授予某人官职或荣誉。
- 诏:皇帝的命令。
- 薨:指去世。
- 称蕃:表示臣服于其他国家。
- 进奏务:官府中处理文书事务的机构。
- 敦睦:和睦相处。
- 同平章事:宰相的职称。
- 犒师:向军队提供财物。
- 都督:地方军事长官。
- 刺史:地方行政长官。
- 遣:派遣。
- 籓:封建时代的封国或领地。
- 元帅:指挥军事行动的最高将领。
- 廪粟:供给士兵粮食的仓库。
- 岁租:一年中的赋税收入。
- 济河:渡过黄河。
- 阻:阻挡。
- 表:上表文。
- 告急:向朝廷报告紧急情况。
- 擅:擅自做某事。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后汉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首句庚子明确指出了事件发生的日期是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诗中提及的人物包括后汉主、晋李太后、马希萼等,涉及了政治、战争、外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马希萼请求另设进奏务一事显示了当时社会对文书处理的重视;而晋李太后去世则是一段悲伤的历史。诗中还透露出朝廷与外族的关系紧张,如马希萼称藩于唐以及请求借兵攻打楚王马希广的事件等。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化。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记录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