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郭威军至封丘,人情忷惧。太后泣曰:“不用李涛之言,宜其亡也!”慕容彦超恃其骁勇,言于帝曰:“臣视北军犹蠛蠓耳,当为陛下生致其魁!”退,见聂文进,问北来兵数及将校姓名,颇惧,曰:“是亦剧贼,未易轻也!”帝复遣左神武统军袁{山义}、前威胜节度使刘重进等帅禁军与侯益等会屯赤冈。{山义},象先之子也。彦超以大军屯七里店。
癸未,南、北军遇于刘子陂。帝欲自出劳军,太后曰:“郭威吾家故旧,非死亡切身,何以至此!但按兵守城,飞诏谕之,观其志趣,必有辞理,则君臣之礼尚全,慎勿轻出。”帝不从。时扈从军甚盛,太后遣使戒聂文进曰:“大须在意!”对曰:“有臣在,虽郭威百人,可擒也!”至暮,两军不战,帝还宫。慕容彦超大言曰:“陛下来日宫中无事,幸再出观臣破贼。臣不必与之战,但叱散使归营耳!”
【诗句】:
- 壬午,郭威军至封丘,人情忷惧。
- 太后泣曰:“不用李涛之言,宜其亡也!”
- 慕容彦超恃其骁勇,言于帝曰:“臣视北军犹蠛蠓耳,当为陛下生致其魁!”
- 退,见聂文进,问北来兵数及将校姓名,颇惧,曰:“是亦剧贼,未易轻也!”
- 帝复遣左神武统军袁{山义}、前威胜节度使刘重进等帅禁军与侯益等会屯赤冈。
- {山义},象先之子也。
- 彦超以大军屯七里店。
- 癸未,南、北军遇于刘子陂。
- 帝欲自出劳军,太后曰:“郭威吾家故旧,非死亡切身,何以至此!但按兵守城,飞诏谕之,观其志趣,必有辞理,则君臣之礼尚全,慎勿轻出。”帝不从。
- 时扈从军甚盛,太后遣使戒聂文进曰:“大须在意!”对曰:“有臣在,虽郭威百人,可擒也!”至暮,两军不战,帝还宫。
- 慕容彦超大言曰:“陛下来日宫中无事,幸再出观臣破贼。臣不必与之战,但叱散使归营耳!”
【译文】:
壬午,后汉高祖郭威的军队抵达封丘,城中民众心中惊恐不安。太后哭着说:“如果不是采纳李涛的建议,我们怎么会灭亡呢?”慕容彦超依仗自己的勇猛,对后汉高祖说:“我看北边的敌军就像小虫一般微不足道,我一定要活捉他们的首领!”退下来后,他看见聂文进,问起北来的敌军数量和将领的名字,非常害怕,说:“这些也是凶悍的盗贼,不容易对付啊!”后汉高祖又派左神武统军袁{山义}、前威胜节度使刘重进等人带领禁军与侯益等人会合驻扎在赤冈。{山义}是象先的儿子。慕容彦超把大军驻扎在七里店。
癸未,南、北两军在刘子陂相遇。后汉高祖想要亲自出来慰劳军队,太后说:“郭威是我们的老臣,如果不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按兵不动守卫城池,传一道诏书给将士们看,他们一定会有正当的理由,那么君臣之间的礼节还可以保全,千万不要轻易出动。”后汉高祖没有听从她的话。当时随从的兵马非常多,太后派遣使者告诫聂文进说:“一定要小心啊!”聂文进回答说:“只要我在,即使郭威有一百个士兵,也可以擒获!”傍晚时分,两军没有交战就各自撤走了,后汉高祖返回皇宫。慕容彦超大声地说:“陛下明天如果宫中无事,不妨再次出来观看我打败敌军。我不一定和他们作战,只需让他们四散逃回家去就行了!”
【赏析】:
本诗记录了后汉高祖郭威在封丘遭遇敌军的紧张局势以及后汉高祖与太后之间的决策过程。诗中体现了郭威的勇敢果敢和后汉高祖的谨慎稳重。同时,通过慕容彦超的话语和态度也展现了他对形势的自信和轻视对手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和人物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