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逵以周行逢知潭州,自将兵袭朗州,克之,杀指挥使郑珓,执武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幽于别馆。

秋,七月,王殷三表请入朝,帝疑其不诚,遣使止之。

唐大旱,井泉涸,淮水可涉,饥民度淮而北者相继,濠、寿发兵御之,民与兵斗而北来。帝闻之曰:“彼我之民一也,听籴米过淮。”唐人遂筑仓,多籴以供军。八月,己未,诏唐民以人畜负米者听之,以舟车运载者勿予。

王逵遣使上表,诬“刘言谋以朗州降唐,又欲攻潭州,其众不从,废而囚之,臣已至朗州抚安军府讫。”且请复移使府治潭州。甲戌,遣通事舍人翟光裔诣湖南宣抚,从其所请。逵还长沙,以周行逢知朗州事,又遣潘叔嗣杀刘言于朗州。

九月,己亥,武成节度使白重赞奏塞决河。

契丹寇乐寿,齐州戍兵右保宁都头刘彦章杀都监杜延熙,谋应契丹,不克,并其党伏诛。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该卷主要记载了王逵以周行逢为知潭州的事宜,以及王逵在朗州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包括攻占朗州、处死指挥使郑珓、捕获武安节度使和同平章事刘言并将其幽禁等事件,同时记录唐人修筑仓库以备军需的举措。

在九月,王逵派遣使者向朝廷上表,诬告刘言企图投降唐国,并策划攻陷潭州。随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朗州,王逵又派潘叔嗣在朗州杀害刘言。这一连串行动不仅展示了王逵对政治局势敏锐的判断力,也反映了其强硬的统治手段。

在王逵占据朗州后,唐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导致淮水中水位骤降,甚至出现船只无法航行的情况。这一情况促使唐政府不得不调整军事部署,调动更多的军队和物资来确保长江的安全。

王逵在朗州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注意。契丹军队曾一度试图侵犯乐寿地区,但最终被齐州戍兵的右保宁都头刘彦章所击败,并计划将他们全部处死。这表明在当时的边境地区,各势力之间的冲突频繁且激烈,需要通过武力来解决争端。

通过对《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还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变化。通过这些历史资料的分析,不仅可以把握历史的脉络,还能够从中汲取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