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镇宁节度使荣归澶州。

初,契丹主德光北还,以晋传国宝自随。至是,更以玉作二宝。

王逵遣使以斩何敬真告刘言,言不得己,庚申,斩符会等数人。

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节益狂躁,奏请以端明殿学士颜衎、枢密直学士陈观代范质、李谷为相,帝曰:“进退宰辅,不可仓猝,俟朕更思之。”峻力论列,语浸不逊,日向中,帝尚未食,峻争之不已。帝曰:“今方寒食,俟假开,如卿所奏。”峻乃退。

癸亥,帝函召宰相、枢密使入,幽峻于别所。帝见冯道等,泣曰:“王峻陵朕太甚,欲尽逐大臣,剪朕羽翼。朕惟一子,专务间阻,暂令诣阙,已怀怨望。岂有身典枢机,复兼宰相,又求重镇!观其志趣,殊未盈厌。无君如此,谁则堪之!”甲子,贬峻商州司马,制辞略曰:“肉视群后,孩抚朕躬。”帝虑鄴都留守王殷不自安,命殷子尚食使承诲诣殷,谕以峻得罪之状。峻至商州,得腹疾,帝犹愍之,命其妻往视之,未几而卒。

”`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纪二癸丑,镇宁节度使荣归澶州。

初,契丹主德光北还,以晋传国宝自随。至是,更以玉作二宝。

王逵遣使以斩何敬真告刘言,言不得己,庚申,斩符会等数人。

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晚节益狂躁,奏请以端明殿学士颜衎、枢密直学士陈观代范质、李谷为相,帝曰:“进退宰辅,不可仓猝,俟朕更思之。”峻力论列,语浸不逊,日向中,帝尚未食,峻争之不已。帝曰:“今方寒食,俟假开,如卿所奏。”峻乃退。

癸亥,帝函召宰相、枢密使入,幽峻于别所。帝见冯道等,泣曰:“王峻陵朕太甚,欲尽逐大臣,剪朕羽翼。朕惟一子,专务间阻,暂令诣阙,已怀怨望。岂有身典枢机,复兼宰相,又求重镇!观其志趣,殊未盈厌。无君如此,谁则堪之!”甲子,贬峻商州司马,制辞略曰:“肉视群后,孩抚朕躬。”帝虑鄴都留守王殷不自安,命殷子尚食使承诲诣殷,谕以峻得罪之状。峻至商州,得腹疾,帝犹愍之,命其妻往视之,未几而卒。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 这一部分记录了后周时期的政治事件和相关人物的言行举止。
  2. “癸丑”: 这是具体的日期记载,用于追踪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
  3. “镇宁节度使荣归澶州”: 描述了某位官员被召回澶州的情境。
  4. “初,契丹主德光北还”: 解释了契丹主北归的原因和背景。
  5. “更以玉作二宝”: 描述了某种物品(可能是玉器)被制作成两件宝物的情景。
  6. “王逵”: 此人可能参与了某个具体事件的策划或执行。
  7. “庚申”: 表示了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暗示着某个重大的事件或决策。
  8. “枢密使、平卢节度使、同平章事王峻”: 这个描述指出了王峻在政府中的职位和职责。
  9. “晚节益狂躁”: 描绘了王峻晚年的状态和性格变化。
  10. “进退宰辅,不可仓猝”: 强调在处理政治事务时需要慎重和深思熟虑。
  11. “今方寒食”: 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和当时的节日氛围。
  12. “俟假开”: 表明等待官方假期结束后继续行动。
  13. “峻乃退”: 描述了王峻在面对压力后的退让行为。
  14. “帝谓冯道等”: 显示皇帝与朝中大臣的对话内容。
  15. “泣曰”: 反映了皇帝对王峻行为的强烈感情反应。
  16. “无君如此,谁则堪之”: 提出了一个关于未来领导者的问题。
  17. “贬峻商州司马”: 描述了王峻被贬职的具体地点和原因。
  18. “制辞略曰”: 提供了皇帝对王峻的正式处罚声明。
  19. “帝虑邺都留守王殷不自安”: 指出了皇帝对王殷心理状态的担忧。
  20. “命其子尚食使承诲诣殷”: 描述了皇帝为了安抚王殷采取的具体措施。
  21. “峻至商州,得腹疾”: 描述了王峻健康状况恶化的情况。
  22. “帝犹愍之”: 体现了皇帝对王峻病痛的同情。
  23. “命其妻往视之”: 显示了皇帝在关心王峻病情时的人性化关怀。
  24. “未几而卒”: 揭示了王峻因病去世的不幸结局。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诗中的每个句子都充满了情感色彩和历史价值,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