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命折从阮分兵屯延州,高绍基始惧,屡有贡献。又命供奉官张怀贞将禁兵两指挥屯鄜、延,绍基乃悉以军府事授副使张匡图。甲戌,以客省使向训权知延州。
三月,甲申,以镇宁节度使荣为开封尹、晋王。丙戌,以枢密副使郑仁诲为镇宁节度使。
初,杀牛族与野鸡族有隙,闻官军讨野鸡,馈饷迎奉,官军利其财畜而掠之;杀牛族反,与野鸡合,败宁州刺史张建武于包山。帝以郭彦钦扰群胡,致其作乱,黜废于家。
初,解州刺史浚仪郭元昭与榷盐使李温玉有隙,温玉婿魏仁浦为枢密主事,元昭疑仁浦庇之。会李守贞反,温玉有子在河中,元昭收系温玉,奏言其叛,事连仁浦。帝时为枢密使,知其诬,释不问。至是,仁浦为枢密承旨,元昭代归,甚惧,过洛阳,以告仁浦弟仁涤,仁涤曰:“吾兄平生不与人为怨,况肯以私害公乎!”既至,丁亥,仁浦白帝,以元昭为庆州刺史。己丑,以棣州团练使太原王仁镐为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周帝命解州与棣州防御,裴坚遭免
九月甲寅,吴越丞相裴坚卒,以台州刺史吴延福同参相府事。裴坚之逝,使得朝中一时无主,但吴延福临危受命,稳定了局势。
此后不久,契丹犯境,威胁北疆安宁。九月庚午,诏令禁止北边吏民侵犯契丹,保护边境安宁。此次契丹入侵,给中原带来极大困扰,朝廷不得不加强边防,确保国家安全。
在应对契丹的同时,赵匡胤提出了坚守不出的主张。他建议等敌军主动出击时再反击,以保存兵力、等待时机。这种策略虽显被动,但却体现了赵匡胤深谋远虑的军事智慧,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一系列的事件显示了后周时期国力与军事力量的较量。尽管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如内忧外患及边防问题,但朝廷通过合理的决策和灵活的策略,逐步稳固了政权,展现出一定的治国能力。这些经历不仅考验了当时的领导层,也反映了国家整体的战略布局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在历史长河中,后周虽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其在内政、外交以及军事上的应对措施展现了其独特的治理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