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闻北汉主入寇,欲自将兵御之,群臣皆曰:“刘崇自平阳遁走以来,势蹙气沮,必不敢自来。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将御之。”帝曰:“崇幸我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冯道固争之,帝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帝曰:“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山否?”帝不悦。惟王溥劝行,帝从之。

三月,乙亥朔,蜀主加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孙汉韶武信节度使,赐爵乐安郡王,罢军职。蜀主惩安思谦之跋扈,命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等十人分典禁兵。

北汉乘胜进逼潞州。丁丑,诏天雄节度使符彦卿引兵自磁州固镇出北汉军后,以镇宁节度使郭崇副之;又诏河中节度使王彦超引兵自晋州东出邀北汉军,以保义节度使韩通副之;又命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将兵先趣泽州,宣微使向训监之。重赞,宪州人也。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九十一 · 后周纪二

译文:世宗听说北汉主入侵,打算亲自率领军队抵抗他,群臣都说:“刘崇自从平阳逃跑以后,形势窘迫,士气低落,一定不敢来。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期,人心容易动摇,不宜轻举妄动,应该命令将领去抵御他。”太祖说:“刘崇幸灾乐祸我们大丧,轻视我年轻新立,有吞并天下的野心,这必定自己前来,我不能不去。”冯道坚决劝阻他,太祖说:“从前唐太宗平定天下时,未尝不亲自出征,我怎能偷安!”冯道问:“不知道陛下能像唐太宗一样吗?”太祖说:“以我的兵力之强,打败刘崇就像压鸡蛋在石头上一样!”冯道又问:“不知道陛下能像山那样吗?”太祖不高兴。只有王溥劝说他去,太祖听从了。

注释:资治通鉴(又称《资治通鉴》或《资治通考》)是一部编年体的中国历史书籍,由宋代司马光主编。书中记录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间的历史事件。

赏析:本诗反映了后周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世宗皇帝决心亲自率军抵御北方的入侵者,显示出他对国家安危的责任感。然而,他的大臣们对他的决策提出了批评,担心过于冒险可能引起不稳定。最后,王溥的劝说使得皇帝决定亲自出征,这一决策体现了他的果断和对国家利益的忠诚。

此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君臣之间的互动,以及他们对国家大事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中的一些特点,如朝中大臣的劝谏、皇帝的决定等。这些元素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