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况为大臣而无廉耻,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皆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得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予尝闻五代时有王凝者,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妻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于旅舍,主人不纳。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所执邪!”即引斧自断其臂,见者为之嗟泣。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欧阳修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赏析
从礼义廉耻到治国之本——解析《新五代史·冯道传》

  1. 引言与背景介绍
  • 欧阳修论及其对后世影响概述
  • “礼义廉耻”四维重要性阐释
  • 冯道生平与《长乐老叙》引用
  1. 礼义廉耻定义与内涵
  • 礼、义、廉、耻四维关系阐述
  • 礼的外在规范与社会行为约束
  • 义的道德标准与个人行动指南
  1. 廉耻在政治伦理中作用
  • 官员廉耻缺失导致国家灭亡论述
  • 廉耻作为立身大节与内在价值体现
  1. 四维不张对国家影响分析
  • 四维不张对社会秩序破坏
  • 国家灭亡后果与历史教训总结
  1. 冯道行为与价值观体现
  • 冯道居丧期间赈济乡里事迹
  • 冯道对待他人财物态度及内心感悟
  1. 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对比
  • 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感重要性对比
  • 个人修养对社会和谐促进作用
  1. 结语:礼义廉耻与治国之道
  • 礼义廉耻对维护国家稳定重要性总结
  • 治国理政中实践四维原则必要性强调
  1. 延伸阅读与思考
  • 其他文献资料中对“四维”论述比较
  • 不同朝代治国理念与实践差异讨论
  1. 参考资料与进一步探索方向
  • 相关书籍与论文推荐
  • 研究问题与方法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