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阏逢摄提格五月,尽柔兆执徐二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公元九五四年)
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丙子,帝至晋阳城下,旗帜环城四十里。杨兗疑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贰于周,召与计事,欲图之。处谦知之,不往。兗使胡骑数十守其城门,处谦杀之,因闭门拒兗。兗奔归契丹。契丹主怒其无功,囚之。处谦举城来降。丁丑,置静塞军于代州,以郑处谦为节度使。
契丹数千骑屯欣、代之间,为北汉之援,庚辰,遣符彦卿等将步骑万馀击之。彦卿入欣州,契丹退保欣口。
丁亥,置宁化军于汾州,以石、沁二州隶之。代州将桑珪、解文遇杀郑处谦,诬奏云潜通契丹。
符彦卿奏请益兵,癸巳,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赴之。契丹游骑时至欣州城下,丙申,彦卿与诸将陈以待之。史彦超将二十骑为前锋,遇契丹,与战,李筠引兵继之,杀契丹二千人。彦超恃勇轻进,去大军浸远,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筠仅以身免,周兵死伤甚众。彦卿退保欣州,寻引兵还晋阳。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将州兵来朝。辛丑,复置永安军于府州,以德扆为节度使。时大发兵夫,东自怀、孟,西及薄、陕,以攻晋阳,不克。会久雨,士卒疲病,及史彦超死,乃议引还。
诗句原文: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 · 后周纪三
译文:后周太祖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
五月,甲戌朔(初一),王逵从潭州迁居朗州。任命周行逢为知潭州事,任命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注释:甲戌是农历月份的表示方法,“朔”意为新月初一开始。这里指的是农历五月一日,即周一。“潭州”是今天湖南省的长沙,王逵迁都至此。“朗州”位于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王逵的新居住地。“知潭州事”是地方行政长官的意思,负责管理该区域的政务。“岳州团练使”是地方军事官职,主管岳州的防务和治安。
赏析:这首诗记录了后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周太祖在显德元年的统治和军事行动。诗中详细描述了王逵从潭州迁往朗州的决策过程,以及周朝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官员任命。通过这些历史细节,读者可以了解到周朝初年的政治布局及其对地方的控制。此外,诗中的军事行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战争状态和国家的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