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王得中返自契丹,值周兵围晋阳,留止代州。及桑珪杀郑处谦,囚得中,送于周军。帝释之,赐以带、马,问,“虏兵何时当至?”得中曰:“臣受命送杨衮,他无所求。”或谓得中曰:“契丹许公发兵,公不以实告,契丹兵即至,公得无危乎?”得中太息曰:“吾食刘氏禄,有老母在围中,若以实告,周人必发兵据险以拒之。如此,家国两亡,吾独生何益!不若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甲辰,帝以得中欺罔,缢杀之。
乙巳,帝发晋阳。匡国节度使药元福言于帝曰:“进军易,退军难。”帝曰:“朕一以委卿。”元福乃勒兵成列而殿。北汉果出兵追蹑,元福击走之。然军还匆遽,刍粮数十万在城下者,悉焚弃之。军中讹言相惊,或相剽掠,军须失亡不可胜计。所得北汉州县,周所置刺史等皆弃城走,惟代州桑珪既叛北汉,又不敢归周,婴城自守,北汉遣兵攻拔之。

诗句大意:

王得中是后周的一位将领,在契丹国期间曾受到重用。然而,他在返回后周途中,遭遇了契丹军队的围困,被留置在代州。桑珪杀死郑处谦并囚禁了王得中,将王得中送交后周军队。

翻译与注释:

  1. 初,王得中返自契丹 - 王得中原本是从契丹回国的将军。
  2. 值周兵围晋阳 - 他当时正在围困晋阳的周朝军队中。
  3. 留止代州 - 他被留下,并在代州停留了一段时间。
  4. 及桑珪杀郑处谦 - 后来,桑珪杀死了郑处谦。
  5. 囚得中 - 他将王得中俘虏了。
  6. 送于周军 - 并将王得中押送到后周军中。
  7. 帝释之 - 皇帝释放了他。
  8. 赐以带、马 - 并赏赐给他玉带和马匹。
  9. 问,“虏兵何时当至?” - 皇帝问他:“你们什么时候会来?”
  10. 得中曰:“臣受命送杨衮 - 王得中回答说,他的任务是护送杨衮归来。
  11. 他无所求 - 他表示没有其他要求。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得中的忠诚和勇气,尽管面临困境,但他依然坚守使命,不图个人安全。这种忠诚和牺牲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诗中提到的“玉带、马”等物质待遇,可能在当时具有实际的政治意义,象征着皇帝的信任和尊重。同时,诗中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以及忠诚与背叛之间的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