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帝至潞州。甲子,至郑州。丙寅,谒嵩陵。庚午,至大梁。帝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于上而已。河南府推官高锡上书谏,以为:“四海之广,万机之众,虽尧舜不能独治,必择人而任之。今陛下一以身亲之,天下不谓陛下聪明睿智足以兼百官之任,皆言陛下褊迫疑忌举不信群臣也。不若选能知人公正者以为宰相,能爱民听讼者以为守令,能丰财足食者使掌金谷,能原情守法者使掌刑狱,陛下但垂拱明堂,视其功过而赏罚之,天下何忧不治!何必降君尊而代臣职,屈贵位而亲贱事,无乃失为政之本乎!”帝不从。锡,河中人也。
北汉主忧愤成疾,悉以国事委其子侍卫都指挥使承钧。
河西节度使申师厚不俟诏,擅弃镇入朝,署其子为留后。秋,七月,癸酉朔,责授率府副率。

诗一: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纪三

乙酉,帝至潞州
甲子,至郑州
丙寅,谒嵩陵
庚午,至大梁

译文:
在乙酉这一天,后周的太祖到达了潞州;到了甲子这一天,他来到了郑州;在丙寅这一天,他参拜了嵩山的陵墓;到了庚午这一天,他抵达了大梁。

诗二:辞官不降位 自决政务

帝违众议破北汉,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百官受成于上而已。

注释:

  1. 乙酉 - 表示日期,这里指的是后周太祖到达潞州的那一天。
  2. - 指后周太祖,这里是皇帝的意思。
  3. 破北汉 - 后周太祖不顾众人反对,决定攻打北汉。
  4. 自是政事无大小皆亲决 - 从此以后,后周太祖无论处理国家大事还是小事都亲自决策。
  5. 百官受成于上而已 - 百官的工作成果都直接上报给皇帝。

赏析:

此诗反映了后周太祖在位期间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他亲自掌握并处理国家的一切事务,不受群臣意见的影响。这种做法虽然显示了他的权威和决心,但也可能导致决策过程的繁琐和效率低下。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体现了一种对国家的极度关注和投入,展现了帝王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