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丙子朔,命王朴如河阴按行河堤,立斗门于汴口。壬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甲申,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自大梁城东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颍之漕,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发畿内及滑、亳丁夫数千以供其役。
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万二千馀顷,今按行得羡田四万二千馀顷,敕减三万八千顷。诸州行田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
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庚申,枢密使王朴卒。上临其丧,以玉钺卓地,恸哭数四,不能自止。朴性刚而锐敏,智略过人,上以是惜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春,二月,丙子朔(初一),皇帝命王朴前往河阴查看河流堤防,并在汴口建造斗门。壬午(初七),皇帝命令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动员徐、宿、宋、单等州数万名民工疏浚汴水。甲申(初八),皇帝命令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从大梁城东面引导汴水注入蔡水,以便畅通陈、颍的漕运;同时,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疏通五丈渠,让它向东流过曹、济、梁山泊,以保障青、郓州的漕运。皇帝又命令来自畿内的以及滑、亳的数千民工加入劳动。

丁亥日,开封府报告称,原有的田税约十万二千顷,现在经过考察,发现有羡余田地四万二千顷。皇帝敕令减少三万八千顷的田税。各州负责田税的官员返回后,所报告的羡余田,也参照此例减免。

淮南发生饥荒,皇帝命令用粮食借贷给当地人民。有人担忧地说:“百姓贫困,恐怕不能偿还。”皇帝说:“百姓是我的子民,哪有子在倒悬之时而父不为之解难的呢!哪里会追究他们必须偿还!”

庚申日,枢密使王朴逝世。皇帝亲临丧礼时,用玉钺将王朴安葬,悲痛至极地哭泣了几次,无法自抑。王朴性格刚强且敏锐机智,智谋过人,皇帝因此十分珍视他。

译文:
春,正月,初三,皇帝命令王朴前去河阴视察河流堤防情况,并在汴口修建斗门。初七,皇帝命令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和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征调徐、宿、宋、单等州数万名劳动力疏浚汴水。初八,皇帝命令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从大梁城东引导汴水注入蔡水,以便打通陈、颍两州的漕运路线;同时,让步军都指挥使袁彦疏浚五丈渠,让它向东流经曹、济、梁山泊,以确保青、郓两州的漕运转输通畅无阻。皇帝又命令发遣来自京师及滑、亳一带的数千名民工来承担这项工程。

初十,开封府报告说,原本应征收的田赋税额达十万二千顷。但经调查发现其中有额外的土地四千二百顷。皇帝下令减去三千八百顷的土地税。各州上报的额外土地税全部照此处理。

十一日,淮南地区发生饥荒。皇帝决定用粮食贷款给受灾的民众。有人问:“百姓生活困苦,恐怕难以还上这笔债。”皇帝回答说:“百姓是我的子民,怎能让他们处在生死边缘却得不到我的救助呢!怎么会去要求他们必须偿还?”

枢密使王朴去世。皇帝亲临他的葬礼,并用玉钺将他埋葬,哭得非常伤心,以至于数次不能自已。王朴性格刚烈且机智敏锐,才智出众,深受皇帝器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