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命李重进将兵出土门,击北汉。辛亥,以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义成节度留后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各将部兵以戍之。壬子,上自雄州南还。己巳,李重进奏败北汉兵于北井,斩首二千馀级。甲戌,帝至大梁。
六月,乙亥朔,昭义节度使李筠奏击北汉,拔辽州,获其刺史张丕。丙子,郑州奏河决原武,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发近县二万馀夫塞之。
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入贡,请置进奏院于京师,直隶中朝。戊寅,诏报以“江南近服,方务绥怀,卿久奉金陵,未可改图。若置邸上都,与彼抗衡,受而有之,罪在于朕。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唐主遣其子纪公从善与钟谟俱入负,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不然,曏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它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谟归,以告唐主。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变迁。本篇文章通过详细叙述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的相关事件,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军事动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下面将逐句对原文进行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原文及译文:

  1. 庚戌日,李重进将兵出土门,击北汉。辛亥,以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义成节度留后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各将部兵以戍之。壬子,上自雄州南还。己巳,李重进奏败北汉兵于北井,斩首二千馀级。甲戌,帝至大梁
  • 注解:此段描述了北汉军队在李重进的进攻下遭到重创,李重进在北井击败北汉军队并斩获大量首级。

  • 赏析:通过军事行动展示了北汉的弱点与后周的军事优势,同时也预示了战争可能的走向。

  1. 六月乙亥朔,昭义节度使李筠奏击北汉,拔辽州,获其刺史张丕。丙子,郑州奏河决原武,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发近县二万馀夫塞之。
  • 注解:昭义节度使李筠成功攻击并收复了被北汉占领的辽州,同时报告了郑州黄河决堤的情况,请求派兵修复。

  • 赏析:反映了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的互动,一方面展示了地方将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支持。

  1. **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入贡,请置进奏院于京师,直隶中朝。戊寅,诏报以“江南近服,方务绥怀,卿久奉金陵,未可改图。若置邸上都,与彼抗衡,受而有之,罪在于朕。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唐主遣其子纪公从善与钟谟俱入负,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不然,曏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它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谟归,以告唐主。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 注解:唐朝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向朝廷派遣使者请求在京城建置进奏院以便直接汇报,得到回复后唐主决定修建金陵城池加强防御。

  • 赏析:这段反映了唐朝与后周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和内政调整策略。同时,也显示了唐朝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应对措施和战略思考。

《资治通鉴·后周纪五》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本身,还透过这些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政治斗争以及国家治理的智慧。通过对原文的深入解析与注释,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背景及其影响,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历史认知和文化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