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建雄节度使杨廷璋奏出北汉,降堡寨一十三。
癸未,立皇后符氏,宣懿皇后之女弟也。
立皇子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宗让为燕王,领左骁卫上将军。
上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己丑,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知枢密院事。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又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充枢密使。加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并同平章事,仍以通充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以太祖皇帝兼殿前都点检。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九十四 · 后周纪五
辛巳,建雄节度使杨廷璋奏出北汉,降堡寨一十三。癸未,立皇后符氏,宣懿皇后之女弟也。立皇子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宗让为燕王,领左骁卫上将军。上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己丑,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知枢密院事。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虽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又以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充枢密使。加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并同平章事,仍以通充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以太祖皇帝兼殿前都点检。
译文:在辛巳这一天,建雄节度使杨廷璋向朝廷报告了击败北汉的战役,共投降了十五个堡垒和十三座城堡。癸未这一天,后周册封皇后符氏,她是宣懿皇后的侄女。同时,为了巩固皇权,后周立皇子宗训为梁王,兼任左卫上将军,宗让为燕王,兼任左骁卫上将军。世宗帝打算任命枢密使魏仁浦,但是因为魏仁浦没有经过科举考试的提拔,于是有人反对他做丞相。世宗帝说:“自古以来,用人的标准并不只限于通过科考选拔人才,难道只有通过考试才能成为辅佐吗?”因此,最终任命王溥为门下侍郎,并与范质都参与枢密院事务。同时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继续担任枢密使。魏仁浦虽然身居要位,但他却非常谦虚谨慎。世宗帝性格严厉急躁,对于一些职位较高的官员如果有触犯法令的情况,魏仁浦总是主动承担责任来挽救他们。因此,尽管魏仁浦只是出身于小吏阶层,最终却能够升到宰相的位置,当时的人们都不以这为耻辱。另外,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左骁卫上将军,兼任枢密使。同时加封归德节度使韩通以及镇宁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均为同平章事,并且命令韩通兼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将太祖皇帝兼任殿前都点检。
注释:本节记载了后周显德五年(戊午,公元958年)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变动。这一年中,后周政权进行了几次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活动,其中包括废黜匡国军,建立新的职位,以及进行人事调整等。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激烈程度。
赏析:本节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录,详细描述了后周显德五年(戊午,公元958年)的政治活动。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后周政权在维护其统治稳定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通过废黜匡国军等举措来消除潜在的威胁;同时,通过人事调整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基础。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官职任免情况,如加封韩、张等人为同平章事等,这些都体现了后周政权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严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