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何为折剑何借,须肯为拂粪肯尝。
马公布衾王公饭,石家锦障丁家香。
忠邪佞邪两无定,一雕一璞异其性。
忠朴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岂关命。
五九六馀能善恶,铁算不是并州错。
便从忠朴问如今,忠果谁忠朴谁朴。
诗句逐句释义和赏析
- 楹何为折剑何借,须肯为拂粪肯尝。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忠诚与牺牲的精神。在古代,人们常常以忠臣自诩,而“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立身的支柱,象征着坚强和稳固。诗人用“折剑何借”比喻为了大义可以放弃个人的小利;而“肯为拂粪肯尝”则表示愿意忍受屈辱和不洁来维护正义。
-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为了更大的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马公布衾王公饭,石家锦障丁家香。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马公布的衾(被子)和王公的饭,暗示着他们享有特权和优渥的生活;而石家的锦障和丁家的香,则表现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 赏析:通过对比马公布与王公、石家与丁家的生活,诗人揭示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这种对比手法不仅生动形象,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 忠邪佞邪两无定,一雕一璞异其性。
- 注释:这里提到了“忠邪”、“佞邪”,它们分别代表着正直与奸诈。诗人认为这两种人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像雕刻品一样有棱角分明的特质,后者像璞玉一样质朴无华。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人品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人内在品质与其外在表现之间的差异。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不仅要看表面,更要深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
- 忠朴先生躔法高,古今四者岂关命。
- 注释: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忠朴”(正直诚实)的重视。他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 赏析:诗人通过对“忠朴”的赞美,传达了一种对于道德品质的尊崇。这种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原则。
- 五九六馀能善恶,铁算不是并州错。
- 注释:这两句诗讨论了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人的善恶行为并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把握住自己的选择。
- 赏析: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做出选择,而不是被命运所左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命运虽然不可预测,但人的选择却可以改变命运的方向。
- 便从忠朴问如今,忠果谁忠朴谁朴。
- 注释: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现在谁还能保持忠诚朴素的品质。这里的“忠”和“朴”代表了正直和朴实的品质。
- 赏析:这个问题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警醒。它提醒我们要珍惜那些依然坚守自己原则和信念的人,同时也要警惕那些失去这些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