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衣冠第一人,老来鸣道振遗音。
勋庸臣子平生志,书易圣贤千古心。
士愿执经来鹿洞,客求挟册售鸡林。
飞仙虽去斯文在,山阁神光照斗参。
【注释】
①尚书:指尚书省的官员,这里指尚书先生。②衣冠第一人:衣冠,指士大夫的衣着和仪容。第一人,指在历代士大夫中首屈一指。③鸣道:犹言发议论,即发表议论。④勋庸臣子:指为国立功、建功立业的臣子。⑤鹿洞:指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⑥鸡林:古代对东方的一个名称。⑦飞仙:指道士。⑧山阁神光照斗参:山阁,指庐山。“斗”指北斗星,斗参即北斗七星。⑨士:指读书人。⑩挟册:携带书籍。⑩飞仙:指道士。⑪斯文:这里指文化、学术。⑫斗宿:即斗杓,北斗七星中的一颗。⑬照:照耀。⑭士愿执经来鹿洞:意谓有学问的人愿意到鹿洞去求教学习。⑮挟册售鸡林:意谓有学问的人带着书籍贩卖鸡毛换钱。⑯飞仙:指道家。⑰斯文:指文化、学术。⑱斗宿:即斗杓,北斗七星中的一颗。⑲照:照耀。⑳士:指读书人,这里泛指知识分子。㉑挟册:携带书籍。㉒飞仙:指道士。㉓斯文:指文化、学术。㉔斗:北斗七星中的一颗。
【赏析】
《挽尚书先生》是一首悼念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怀念之情。诗人首先赞美了尚书先生生前为官时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德,称赞他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是前代文武百官中的第一人。接着赞扬他老来发议论、振遗音,为后人所传颂。然后指出尚书先生一生追求的功名与事业,就是建立功名,建功立业。再然后指出尚书先生一生热爱读书,渴望从书中得到知识,希望从鹿洞书院里学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学问。最后点出尚书先生虽然已经去世,但是文化、学问仍然在流传。全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