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不去根,水流常背源。
木落方病寒,尚覆本根温。
水流忘由来,散乱卑湿牵。
读子二思诗,起予二者言。
木实类君子,老有孝感存。
水亦人迹然,动由名利牵。
使我父母感,一夕身百翻。
人世但可悲,小官何足言。
情义有相夺,心迹固此分。
勉之多自宽,行见西归辕。

木实类君子,老有孝感存。

水亦人迹然,动由名利牵。

使我父母感,一夕身百翻。

人世但可悲,小官何足言。

情义有相夺,心迹固此分。

勉之多自宽,行见西归辕。

【注释】

  1. 木:指松柏等常绿植物的树根和干皮,象征坚贞不屈。2. 流:指水流,这里比喻人的品行或行为。3. 本:指事物的本体,这里指树的根本。4. 温:温暖、暖和。5. 忘:忘却,忘记本来面目。6. 卑湿:潮湿的地方,这里指环境。7. 起:引起,触发。8. 二者言:指“木”和“水”,是诗中的主要意象。9. 木实:树木的果实,这里比喻人的品质。10. 孝感存:孝顺之心仍然存在。11. 人迹:人的踪迹,这里指世俗的名利。12. 身百翻:形容身体受到极大的折磨。13. 可悲:令人感到悲哀。14. 小官:地位卑微的官职。15. 情义有相夺:情谊与理智相冲突。16. 心迹:内心和行为。17. 勉之:勉励自己。18. 自宽:自己宽解。19. 见西归辕:看到车驾向西行进。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木”和“水”为意象,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首两句通过对木和水的描写,引出下文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中间四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感悟,认为人生的困境来自于名利的诱惑,而真正的道德和情感是永恒的、不变的。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卑微,却仍怀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