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诵先闾里,东平典则存。
残膏沾后学,馀庆在重孙。
事业年方少,功名志可吞。
时人贪择脔,慎勿为财婚。
【注】万序,即《赠万序》。万,名;序,名。
【注释】先,先代,指孔子。典则,法则。《汉书.万寿传》:“故孔子作《春秋》……垂则百世。”存,保存,指继承。残膏,比喻余庆。馀庆,余庆之孙,即万寿之孙万绪也。年方少,年幼无知。吞,咽食。时人贪择脔(luán),指当时一些人贪求小利。择脔,割肉取肉,比喻贪图小利。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友人的劝诫之作,勉励友人勿为财色所诱。
开头两句说:“弦诵先闾里,东平典则存”。弦诵,指弦歌之声,喻读书声;先,先代,指孔子。闾里,里巷。典则,法度、准则;东平,指汉初的著名政治家兼儒学大师张良。“典则存”,意谓先师的法度犹在。这两句以孔子自况,表示自己效法前圣。
第三四句说:“残膏沾后学,馀庆在重孙”。残膏,喻晚学的学识;馀庆,指万寿之孙万绪。“沾”,同“沾”,浸染。这两句是劝慰友人,希望他不要因为贪图小利而耽误自己的学业。
五六两句说:“事业方年少,功名志可吞”。“事业方年少”,意谓自己的事业还年轻,尚未成功。“志可吞”,意谓立志高远,胸怀壮阔,可以吞吐八荒。这两句是勉励友人,鼓励他立大志,建伟业。
七八句说:“时人贪择脔,慎勿为财婚”。“时人”,指世俗之人;择脔,比喻贪图小利。这两句是告诫友人,警告他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而要立志高远,不为钱财所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之情,其劝诫之意十分明确。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