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蹀血荆州乱,千里金汤狐兔凭。
未定樊城关羽死,汉民何日见中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思想情感等,考生作答时要么知道诗句的意思,要么能体悟作者的心情,并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考生答题时要注意正误的区分。题干要求“赏析”,考生应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注意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比如用典、修辞、表现手法(对比)、结构安排等。
本题中的重点字词有:襄州——今湖北襄阳一带;蹀血——流血满地;荆州——古五朝之一的南郡,治所就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北;狐兔凭——指兵败如山倒,国将不国;汉民——指汉朝的平民百姓。“未定樊城关羽死,汉民何日见中兴?”的意思是还没有确定樊城之战的结果,关羽就死了,汉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中兴?
【答案】
译文:襄州的战火已经烧到荆州了,千里江山一片狼藉,像狐狸和兔子一样到处乱窜。樊城之战还未分出胜负,关羽已死,汉
族百姓何时能够看到国家的中兴?
注释:襄州:今湖北襄阳一带。蹀(dié)血:流血遍野。荆州:指三国时的荆州地区。金汤:比喻坚固的城池。狐
兔凭:形容溃败之极。未定樊城:意谓樊城的战役还未必能决定胜负。关羽死: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将领吕蒙所杀。汉
民:这里泛指汉族的老百姓。何日:什么时候。中兴:国家恢复大治。赏析:诗人借襄州之战后荆州地区的混乱景象,写
出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造成的惨重破坏的痛心,以及对人民饱受战争灾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