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辛㫝吉建斋坛,宰相前期誓百官。
尊祖敬宗天子孝,仪文莫作等闲看。

【注释】

1.尚书省:唐朝尚书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之总称。

2.中辛:唐时以干支纪年,中辛是唐高祖的年号。

3.㫝吉:唐高祖李渊的年号。

4.建斋坛:即在庙堂上设置祭坛。

5.前期誓百官:皇帝先向群臣宣布誓词。

6.尊祖敬宗:尊崇祖宗。

7.天子孝:表示皇帝的孝顺。

8.仪文莫作等闲看:表示礼仪制度不可轻易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正月一日,唐太宗到明堂举行祭天礼的观感之作。全诗紧扣“明堂”这一中心,通过对明堂礼制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唐代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点明观礼时间与地点。“中辛㫝吉建斋坛”,中辛即唐高祖李渊的年号,表明了观礼的时间。”建斋坛”指设立祭祀用的祭坛。”斋”原义是清静无欲,使身心得到洁净;”坛”是指祭祀用的场地,这里指明堂。

第二句描绘唐太宗亲临明堂进行祭祀的场景。”宰相前期誓百官”,指的是唐太宗在祭祀之前召集大臣们进行誓师仪式,表明他要以国家大义为重。“前期”指在朝廷之上,“誓百官”指向文武百官宣誓,表达他们忠诚于国家的决心。

第三句强调皇帝对祖宗的尊敬之情。“尊祖敬宗天子孝”,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要尊敬祖先,尊重宗庙。“天子孝”是皇帝应有的行为规范。

第四句是对官员的要求。“仪文莫作等闲看”,意思是官员应该重视礼仪制度,不能随便改动。

全诗通过描绘唐太宗在明堂举行祭天礼的情景,展现了唐朝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唐代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