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三点内门开,御路传呼宰相来。
天子未明思政理,退朝常是过辰牌。

【诗句释义】

五更三点内门开启,传旨宣召宰相入朝。

皇帝未明就先思考治国理政之事,退朝时常常是过了正午时分。

【译文】

五更三点内门已打开,宣召宰相前来。

皇帝还未天亮就思考国家政事,退朝时常常是过午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宰相上朝的场面。在封建社会里,宰相作为朝廷重臣,地位尊贵。他们每日早朝,向皇帝报告工作,处理国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诗中的“五更三点”和“退朝”等词语,都暗示了这一事实。

首句“五更三点内门开”,以时间点为切入点,写出了宰相上朝的时间。五更三点,意味着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此时宰相已经早早地来到了皇宫,等待皇帝的召见。这种场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宰相的重视和尊重。

第二句“御路传呼宰相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宰相上朝的场景。御路是指皇帝行走的道路,传呼则是通过声音传达命令。在这里,宰相被传唤而来,意味着他受到了皇帝的特别关注。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他的身份地位上,更体现在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上。

第三句“天子未明思政理”,则进一步揭示了宰相上朝的目的。在皇帝还未起床的时候,宰相就已经思考起了国家大事。这体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他们不仅要关注国家的政治稳定,还要关注民生问题,努力为百姓谋福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尾句“退朝常是过午牌”,则揭示了宰相上朝的时间长度。在古代,皇帝一般要到正午才休息,因此他们的退朝时间往往会拖得很晚。而宰相们则需要更早地退朝,以便处理更多的事务。这种忙碌的状态,体现了他们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他们的责任担当。

这首诗通过对宰相上朝的场景进行描述,展现了他们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担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