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有纻,西庄有葛。
翾哉附蝉,栖我枯茁。
在我窝兮不可讥,斜日西西鸣竹丝,暗树钩冠休夜归。
【注释】
栗里:地名。华阳:地名。巾:指帽。及:用。纻:一种细麻布。葛:一种植物,纤维可织成布,也可入药。翾(xiān)哉:轻飞貌。附蝉:比喻人依附权贵。栖我枯茁:栖息在枯干的草木上。窝:指帽子。讥:责备、嘲笑。西西:形容日落时光线斜照的样子。竹丝:即竹竿,古人多用之做乐器。暗树钩冠休夜归:夜晚归来时,头上的帽子被树枝勾住了。钩:勾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庄所居之地种了苎麻后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现了作者自谦的态度。
首句以“栗里”、“华阳”起兴,点明诗人的隐居生活。次句说东庄种的是苎麻,西庄种的是葛藤。第三句写诗人的清贫,说他像苍蝇一样依附于有权势的人,又像是栖息着的枯草上的一只蝉。第四句写自己的处境:帽子虽旧也无伤大雅,斜阳之下,西庄的竹子在暮色中摇曳生姿,那弯弯曲曲的树枝仿佛在招手招呼他回去;可是树上却挂着一只鸟笼,笼中有一只鸟儿,它不时地鸣叫着,似乎在抱怨他的不速之客。尾联说,天色已晚,诗人只好在树下歇息,这时头上的帽子被树枝勾住了,他只得回家去。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夸张的修辞,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清高、傲岸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