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
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
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
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
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
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
只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
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
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元日雪》。下面是诗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布和旧重王正月,佳祥元日初逢雪。
  • “布和”: 一种古代织物的名称,这里指的是新年。
  • “重王”: 指农历新年,”正月”指的是正月初。
  • “佳祥元日初逢雪”: 美好的节日刚遇到雪,意味着好运与吉祥。
  1. 飘入椒觞气更苏,积满玉蒲水已怯。
  • “飘入椒觞”: 雪花飘进酒杯中,增添了酒的香气,也带来了喜庆的气氛。
  • “玉蒲”: 指酒杯中的冰块或冷饮,”水已怯”形容冰已经融化了。
  1. 岁历今才第一行,三百六十完未缺。
  • “岁历”:年历,即日历,用来记录一年中的日期。
  • “三百六十”:中国传统的天数计算方式,表示一年有365天。
  • “完未缺”:完整无缺,表示这一年的日历上没有缺少的日子。
  1. 故使重窥混沌时,太素山川始融结。
  • “重窥”:再次审视,比喻重新观察或回顾。
  • “混沌”:古人认为天地未分时的状态,也是宇宙形成的原始状态。
  • “太素山川”:指宇宙最初的状态,山川尚未形成。
  • “融结”: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态。
  1. 但闻南陌流欢声,懒将西佛论初劫。
  • “南陌”:南方的道路或街道。
  • “流欢声”:人们欢笑的声音。
  • “西佛”:佛教的一种说法,指西方极乐世界。
  • “论初劫”:讨论佛教中的轮回和生死问题。
  1. 九门想得千官期,高耸岧峣白银阙。
  • “九门”:皇宫的前门,通常用来形容皇宫。
  • “千官期”:指成千上万的官员聚集在一起的时刻。
  • “高耸岧峣”: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 “白银阙”:指华丽的宫殿,也指月亮。
  1. 事隐东林夜宿年,静洒僧窗更幽绝。
  • “东林”:寺庙的名字,也指佛教的丛林。
  • “夜宿年”:在夜晚过夜,度过一年的时光。
  • “静洒”:静静洒落,形容月光如水般洒在寺庙中。
  • “僧窗”:僧人居住的地方,窗户常用于修行。
  1. 草堂人去空旧赏,梦入江山半明灭。
  • “草堂”:古代文人墨客常居之处,也指草屋。
  • “旧赏”:过去的欣赏,指过去的回忆。
  • “梦入江山半明灭”:梦中进入江山之中,景象时而明亮,时而模糊不清。
  1. 只今纵横天上来,势压丘陵动溟渤。
  • “纵横”:形容气势宏大、无边无际。
  • “天上来”:形容天空中的景象或事物。
  • “势压丘陵动溟渤”:形容某种力量强大到足以压住丘陵,甚至影响到大海。
  1. 映山更倚百尺楼,始见天工盛施设。
  • “映山”:山峰倒映在水中,形容景色壮丽。
  • “百尺楼”:高楼,这里指山上的塔或楼阁。
  • “天工”:自然之力,这里指大自然的巧妙设计。
  • “盛施设”:精心布置,形容事物的安排或布置得非常周到。
  1. 明日东风扫玉尘,输与寒梅乱花发。
  • “东风”:春风,春天的风。
  • “玉尘”:像玉一样洁白的尘土,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
  • “寒梅”:冬天盛开的梅花,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
  • “乱花发”:形容梅花盛开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1. 壮观新年意气张,天巧空奇吾语拙。
  • “壮观”:形容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 “意气张”:形容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 “天巧”:自然之美,也指人的才能出众。
  • “吾语拙”:我的言语不够准确或不够恰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