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府养兵如养子,帛堆其家粟崇庾。
少不如意出怨言,恃功偃蹇骄其主。
道旁老氓哭告予,未被贼苦被军苦。
呜呼四歌兮歌始宣,悲风为我吹尘寰。

【注释】

督府:指唐朝的中尉府,掌管军事。养兵如养子:比喻军队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要倍加爱护。帛堆(bó duī):指士兵穿的丝织品,这里代指士兵。粟崇庾:指粮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恃功偃蹇(yǎn jiǎn):仗着自己的功劳而骄傲、傲慢。骄其主:使君主骄横。道旁老氓(máng):指路边的老农民。哭告予:哭着告诉我。未被贼苦被军苦:没有遭受盗贼的祸害,却受战争之苦。呜呼四歌兮歌始宣:唉,这四首诗啊,终于得以公开流传了。悲风为我吹尘寰:悲凉的风吹散了我身上的尘埃。尘寰: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和讽刺唐中尉府养兵制度罪恶的诗歌,是唐代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是作者为《新乐府辞》五十篇所作的序,其中“七歌”是其中的第四首歌。全诗通过揭露唐中尉府养兵制度的种种弊端,深刻批判了当时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

开头两句,诗人从反面来写,用对比的方法,把养兵与养子相比,突出表现养兵的残暴无情,养子的娇贵可爱。“如”字,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养兵的“如”,又写出了养子的“似”。“帛”,指士兵的衣服;“粟”指士兵所吃的食物。“堆”是堆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在养兵的府第里,士兵们吃的是丝织品,喝的是美酒,他们像养子那样被宠爱着。然而,这些养子一旦长大成人,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而养兵则不然,他们一旦失去依靠,就会像野草般地生长起来,成为国家的祸害。“少不如意出怨言”,这句是说:士兵们一旦不能得志,就会抱怨发牢骚,甚至会生出反叛之心。“恃”,意思是“倚仗”、“凭借”;“偃蹇”,是形容骄傲自大的样子。这里指恃功傲世的骄横行为。“骄其主”,指依仗自己有功之臣的身份,对皇帝也采取傲慢的态度。“道旁老氓哭告予”,这句的意思是:路上碰到一个老头儿,他哭着对我说,你们这些当官的不是百姓的父母,却让老百姓受累受苦。“未被贼苦被军苦”一句是说:那些当兵的老百姓并没有经受过战乱的折磨,却承受了战争的苦难,所以说“被军苦”,即受军役之苦。

最后两句,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抒发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呜呼四歌兮歌始宣”,“四歌”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四首诗,“宣”是传播的意思。诗人感叹地说:唉!我的四首诗终于能够广为传播于世了,真是令人欣慰啊!“悲风为我吹尘寰”这句话的意思是:悲凉的风把我身上的尘埃吹去了吧!这里“风”指诗人自己。诗人用这种形象化的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感受以及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养兵制度的深刻揭示和尖锐抨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