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离于毕,篙师可奈何。
帆穿风减半,江阔雨添多。
侧岸无牵路,中流有旋涡。
平生柂楼底,得在柳梢过。

【注释】

(1)舟到梅雨:梅雨是指江南地区每年六月份开始的连绵细雨。

(2)夜月离于毕:毕宿在二十八宿中,属于南方星座。

(3)篙师可奈何:意思是船夫无可奈何。可,助词,表示反问语气。

(4)帆穿风减半:指帆船被风吹得飘起来,一半帆面被风吹起。

(5)江阔雨添多:指宽阔的江面上雨势更猛了。

(6)侧岸无牵路:意思是船在岸边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只能随着水流的方向行驶。

(7)中流有旋涡:在船中间出现漩涡。

(8)平生柂楼底:意思是平生只在船上操作舵柄的位置,即船尾。

(9)得在柳梢过:意思是只有在柳树梢上才能过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舟行途中遭遇暴风雨的五言诗。全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既写出了风雨的凶猛,也表现出船夫的勇敢和机智。首句“舟到梅雨暴涨”直接点出题意,是这首诗的中心,也是这首诗中最生动最形象的句子。次句“夜月离于毕”,是写时间,是说夜晚月亮离开毕宿星。“离”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篙师可奈何”,是写船夫无可奈何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船夫辛苦劳动的同情。第三句“帆穿风减半”,写出了船在逆风中艰难前行的情景。第四句“江阔雨添多”,写出了大雨中江水汹涌澎湃的景象。第五句“侧岸无牵路”,写出了船只在狂风暴雨中只能随风漂泊,不能靠岸行走的情形。第六句“中流有旋涡”,写出了船只在急流中颠簸不定的情况。第七句“平生柂楼底”,是船夫多年驾舟生涯中唯一熟悉的位置,也是他赖以生存的场所。最后一句“得在柳梢过”,是船夫唯一的希望所在,只有到了杨柳岸边,才能安全渡过这场暴风雨。

这首五言律诗,前四句写天气,第五句写船行,后二句写船夫的处境,结构紧凑严密,笔法细腻精当。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