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箕颍流,特拟耽幽栖。
蜡屐得洞天,双鹤頫清溪。
拟追玄圃游,对此为阶基。
披榛剪萝茑,宿雾暝欲迷。
方当夸高标,焉能分径蹊。
鬼物谅夺气,幽禽亦惊啼。
卓哉旷世怀,心与境不携。
俯视嚣尘中,荣枯犹稗夷。
孰知东海偏,秦鞭预排驱。
付与破荒手,从此凌丹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下面分别对每一句进行解析:

  1. 谢公箕颍流,特拟耽幽栖
  • “谢公”指的是谢灵运,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
  • “箕颍流”可能是指谢公的家乡或出生地,颍水是一条重要的河流。
  • “特拟耽幽栖”表示他特别想隐居生活。
  1. 蜡屐得洞天,双鹤頫清溪
  • “蜡屐”是一种用蜡制作的鞋子,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登山鞋。
  • “得洞天”意指找到了一个隐秘的地方。
  • “双鹤”可能指的是两只鹤,它们俯视着清澈的溪流。
  1. 拟追玄圃游,对此为阶基
  • “玄圃”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可能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追”字在这里有追求、向往的意思。
  • “此为阶基”表示这里是通往仙境的第一步。
  1. 披榛剪萝茑,宿雾暝欲迷
  • “披榛”意为拨开草丛。
  • “剪萝茑”意为割除藤蔓。
  • “宿雾暝欲迷”描述夜晚雾气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
  1. 方当夸高标,焉能分径蹊
  • “方当夸高标”意指应当展示高尚的品格。
  • “焉能分径蹊”表示怎能区分出不同的道路呢?这里的“径蹊”可能指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
  1. 鬼物谅夺气,幽禽亦惊啼
  • “鬼物”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某些神秘生物。
  • “谅夺气”意味着这些生物可能会夺走人的气魄。
  • “幽禽亦惊啼”描述了幽深环境中的鸟类也因惊吓而发出声音。
  1. 卓哉旷世怀,心与境不携
  • “卓哉”意为卓越,这里强调了诗人的远见与胸怀。
  • “旷世怀”指的是超越时代的胸怀。
  • “心与境不携”表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所描绘的意境是和谐统一的。
  1. 俯视嚣尘中,荣枯犹稗夷
  • “俯视”意味着俯瞰或者观察。
  • “嚣尘中”可能指的是繁华的尘世。
  • “荣枯犹稗夷”表示即使是草木也有盛衰,与诗人的高洁品质相媲美。
  1. 孰知东海偏,秦鞭预排驱
  • “孰知”意为谁知道。
  • “东海偏”可能指的是在东海地区有所作为。
  • “秦鞭预排驱”中的“秦”可能指的是秦国,秦始皇。
  • 这两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在政治或军事上的成就。
  1. 付与破荒手,从此凌丹梯
  • “付与”意为交给或者委托。
  • “破荒手”可能指的是开创新局面的人。
  • “从此凌丹梯”中的“凌”意为攀登,“丹梯”可能指的是红色的阶梯或者是比喻成功的道路。
  • 整句的意思是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了有能力开拓新路的人,并祝愿他们能够成功登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